编者按
9月16日,由商务部和北京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2024年服贸会圆满落下帷幕,展会秉持“全球服务,互惠共享”理念,举办主题论坛、专题论坛、洽谈推介、边会等180余场活动。活动期间,展会成果汇聚、亮点纷呈,共85个国家和国际组织设展办会,460余家世界500强和行业龙头企业线下参展,各专题展集中亮相人工智能、云计算、元宇宙、6G等行业前沿技术以及产业融合发展的新成果,共达成成交、投资等7类近千项成果。
已经成功举办了10届的服贸会,是全球第一个聚焦服务贸易的综合性、国际化展会平台,不仅成为中国扩大开放的重要窗口,也是引领行业创新的重要平台,以生产性服务贸易赋能产业融合发展、以生活性服务贸易激发扩大服务消费潜能,为促进全球服务贸易和服务业合作深入发展按下“加速键”,各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创新动能在此激情涌动。
■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徐阳晨
叠翠流金, 闪耀京城。近日,2024年服贸会在京圆满落幕。新质生产力作为本次展会的主角,以新体验、新场景、新蓝海为序曲,从创造需求、塑造风尚、打造环境等方面加速“造新”,完美呈现了一场新兴消费盛宴。
新体验让便民服务更有温度
走进服贸会金融消费展区,各式智能产品各显“神”通,争相展现便民服务的看家本领。支持手机正扫、反扫,实时到账、零手续费,支持汽车充电……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在中国银行展区体验了一把“数字人民币自助售货机”的新“打开方式”。
据悉,目前数字人民币已经在1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开展试点,覆盖批发零售、餐饮、文旅、教育医疗等领域。截至今年6月末,数字人民币累计交易金额达7万亿元。中国银行相关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移动支付安全、高效是消费者最为关心的环节,数字人民币正在着力解决这一问题。
“药急送”一直是民众个护需求的焦点。24小时开药、送药也为互联网企业开辟了引领医疗新消费的典型赛道。“看!这个机器人在药房可以全时段值守,不断补货取药。”不少观众围观美团机器人分拣、取配药品全流程。
无人机飞越八达岭长城“空中投送”、线上买药支持医保,自动配送车克服极端天气,及时送药……美团新产品亮相会上,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希望通过科技创新助力服务零售提质增效,激发市场消费潜力。
“先挂号问诊、连线医生开处方、再线下自助取药。”近年来, “互联网+医疗服务”持续有力补缺偏远地区医疗防护,在展会上,记者也体验了相关产品。
“我们这款社区自助取药机和24小时视频医务室相连,医生在线上开处方后,就可以随时去楼下柜机取药了。” 通用技术国中康健相关负责人介绍,“云健康落地小社区”是打通偏远地区看医难的关键一步,健康云驿站全程自助式服务,使用户可以方便、快捷地获得健康检测、咨询与购药服务,加速“云”健康延伸到基层,惠及更多就医困难人群。
得益于互联网技术与数字经济的深度融合,众多参展企业认为,便民服务不仅是针对消费者的设备更新,也是一种精准的产品创新行动,从解决民众的急难愁盼出发,在需求中催生新体验、新产业、新模式,为消费增长带来双赢新动能。
新场景落地你我身边
展会上,新场景惊艳亮相;会场外,新玩法迅速传播。
“快来试试刚才演示的试衣功能,感觉还挺实用的。”记者看到几名女士正在打开淘宝网页,上传自己的全身照,再应用AI试衣功能,用户即可看到商品衣物真实“穿”在自己身上的效果。
淘天集团相关工作人员表示,针对消费者“线上无法试衣”的痛点,淘宝试衣采用Stable Diffusion图像生成技术,让各类体形的消费者可以直观看到试衣效果,还可以展示多件衣物的搭配,提供穿搭建议。
作为促动消费的新引擎,“玩转”以旧换新成为各电商及社交平台引领绿色消费风的生动例证。闲鱼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其平台上有400万件闲置物品交易,并开启了对数码、家电、旧衣、旧书的“溯源”回收服务,闲置物品可被实时追踪溯源,查看被处理、拆解、再利用的情况。
模仿、跑步、跳跃,四足机器人在展会上展示出强大的越障能力和亲和力,很多小朋友围绕在智瞰深鉴(北京)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四足机器人(AI智能巡检机器人)旁边,观看其“表演”。“我们这款产品可以代替人工前往各个危险场所进行勘探,但是下班时间,它最喜欢的还是打滚撒娇,动感热舞。”相关研发人员表示,未来有计划将四足机器人应用于校园、博物馆等场所,帮助进行安全巡逻。
数字人的技术与场景的再度细分、叠加,使更多形态的数字技术渗透至公共服务事业。
“请查看合同执行机制。”“您好,我是管珺,很高兴为您服务,合同执行是……”在国家管网展位,客户与一位智能客服虚拟数字人对话,就能实时获取业务进度、物流运输等信息。
“区别于宽泛的大模型输出,经过业务筛选、确认,精准互动,为客户提供智能问答、智能办公、综合监督、安全监管等场景。”国家管网相关负责人表示,大模型时代彰显了智能涌现的能力,正在成为理解和改造世界的新质生产力,而本次服贸会上展出的9件创新产品,均是智慧互联大管网、公平开放大平台以及创新成长新生态方面取得的一系列成果实践。
新生态“碳”寻绿色新生活
一路旖旎风光,一路绿色同行。本届服贸会主题论坛刮起一阵“最炫绿色风”,废弃塑料餐盒变废为宝、高价值再生制品琳琅满目、“以竹代塑”助力零碳绿色生活……环保低碳气息扑面而来。
今年服贸会,被整体改造为会展综合体的首钢四高炉作为1号馆携环境服务专题展全新亮相,以“‘双碳赋能’,焕发创新动力”为主题充分展现世界各地绿色低碳领域的新产品、新技术、新方案。
“我们在很多一线城市,已经开始了海绵城市计划,通过城市规划、建设的管控,能够在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并在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实现雨水在城市中自由迁移。”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雨水综合利用能力决定了城市生态系统的根基,“水弹性”城市将开辟出一条人、城、水相融共生的理想道路。
针对众多参观者对塑化剂和微塑料影响健康的担忧,北京品稻联商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在现场展示了天然壳基生物全降解产品的适用场景。“我们的玩具、餐具、一次性用品,甚至是公交车上的手拉环可用稻壳纤维、牡蛎壳等生物材料,不添加任何塑料和化学添加剂,替代现有塑料制品。它们安全、稳定、健康,还可以重复使用和机洗,已获得欧美发达国家和地区第三方权威安全认证多年。”
走进北京一轻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展厅,“无土”植物工厂吸引了众多观众。“我们采收一棵奶油生菜只需要42天,而且是一年四季循环采摘,生产周期缩短了约50%、用水量节约超90%。”其相关负责人介绍,“无土水培”由于生长环境稳定可靠,蔬菜能实现零农残、零重金属、零表面致病菌,营养价值和新鲜度也更高。
在环境服务展区,一台可查询个人碳账本的机器吸引了许多观众互动。输入手机号,即可得到一份自己的碳账本,共享单车、外卖、出游、购物消费等场景中的减排量一目了然;在美团展台,“南起永定门、北至钟鼓楼”的北京中轴线骑行路线吸引了不少观众驻足,骑着单车在模拟的前门大街赏美景、品美食成为现场的“网红打卡地”。
会上,由展品、场景、会议、论坛所组成的绿色风尚,正在慢慢形成全民消费行动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