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版:民生关注 PDF版下载

版面: 民生关注

发掘双碳创新动力 支持城市绿色更新

——首届“高炉论坛暨绿色融合数字化发展论坛”在京举行


    9月14日,在国家会议中心国际竹藤组织展区,一辆曲竹单车生动展现了竹制品在减塑消费中的巨大潜力。

    图片均为本报全媒体记者樊文军/摄

    ■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见习记者 高舒帆

    近日,2024年服贸会首届“高炉论坛暨绿色融合数字化发展论坛”在首钢园区1号馆(四高炉展馆)举行。本次论坛从全球能源可持续发展、能源转型、城市更新、净零目标实践等角度抽丝剥茧,分享行业最新政策方向和成果,发掘行业双碳创新动力。

    北京绿色发展五大举措亮相 

    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二级巡视员方明成在会上介绍,近年来,北京市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并取得了明显成效。其中,环境质量持续改善,2023年北京PM2.5平均浓度由10年前的89.5微克/立方米下降至32微克/立方米,大气污染治理成效被联合国誉为“北京奇迹”。产业结构绿色升级,近年来累计创建国家级绿色工厂112家,大力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绿色环保式高精研产业,出台了《北京市促进环境社会治理(ESG) 体系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

    方明成介绍,北京市将从加快形成国际绿色技术创新中心、发展战略性基础性绿色产业、有序建设绿色基础设施、促进绿色化数字化协同转型升级、促进绿色消费等五方面推进绿色发展。

    一是要加快形成国际绿色技术创新中心,推进底层和颠覆性技术突破。推动低碳和零碳技术装备攻关,推动搭建绿色技术交易平台,加快建设具有区域辐射力和国际影响力的绿色基础创新中心。

    二是要着力发展战略性基础性的绿色产业,大力发展先进能源、合成生物、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生态环保、绿色金融、绿色专业服务等绿色产业,打造高效生态绿色产业集群。

    三是要有序加快建设绿色基础设施,坚持“节能、净煤、减油、稳气、增绿”优化能源结构。加快构建圈层式、一体化轨道交通网络,建设慢行友好城市。持续提高绿化和碳汇水平,建设花园城市,加快构建现代化的绿色基础设施体系。

    四是积极促进绿色化、数字化协同转型升级。推动数字基础设施绿色化建设运行,引导数字科技企业绿色低碳发展。深化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云计算等数字技术在电力、交通、建筑、现代农业、生态环保等领域的应用。

    五是大力促进绿色消费,弘扬绿色文化,着力促进新能源汽车等绿色出行消费,积极培育全电厨房、节能门窗等绿色居住新消费,促进绿色健康餐饮业加快发展。持续开展绿色学校等绿色创建,科学推行碳普惠。

    北京市绿色发展的五大举措,不仅为推动北京绿色发展提供指引,而且为全社会共同破解绿色发展难题、推动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贡献智慧。

    天然气和可再生能源需共同发力 

    国际燃气联盟主席李雅兰认为,能源低碳发展,关乎人类未来。工业革命以来,化石能源开发推动了人类文明进步,但也产生了气候问题。天然气作为全球第三大能源,是可再生能源的最佳伙伴。

    李雅兰表示,为实现双碳目标,光有可再生能源是不够的,还需要天然气和可再生能源共同发力。中国天然气发展具有潜力。她提出,为促进燃气行业绿色发展,就要实现天然气与可再生能源融合发展,同时大力发展生物能源,包括甲烷、氢能等。能源的绿色转型对于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双碳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会上就全球能源可持续发展交流、能源转型和城市更新交流等议题,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进行深入交流,为社会的绿色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考与借鉴。

    据悉,作为此次环境服务专题特设的“高炉论坛”品牌命名,是从首钢园四高炉的改造出发,其转型中提炼出由传统粗放型开发向可持续发展路径迈进的寓意,正与环境服务主题相适应。

0
© 2021 中国妇女报
ICP备:京ICP备05037313号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