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见习记者高舒帆 发自北京 9月18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在北京举行“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国家体育总局有关负责人回应了相关热点问题。
“青少年健康成长事关国家发展、民族未来。”国家体育总局竞技体育司司长张新表示,要始终坚持“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不断加大工作力度,充分发挥体育在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方面的独特作用。
张新表示,体育总局以主题示范活动为引领,推广普及青少年体育活动。自2021年起,体育总局联合多部门深入实施“奔跑吧·少年”主题健身活动,面向全体青少年开展体育竞赛、体育文化教育、健康体测、技能展示等,参与的青少年超过1.2亿人次。
今年8月,体育总局还在江西南昌举办全国青少年阳光体育大会,来自全国各地超过2000名青少年参加了足球、篮球、排球、武术、轮滑、跳绳、攀岩等项目的体验。奥运冠军潘展乐等奥运健儿号召广大青少年走进体育场,走到阳光下,在体育锻炼中强健体魄、突破自我,又一次引领了青少年参与体育锻炼的热潮。
张新表示,国家体育总局正在通过多方面的努力,让广大青少年了解体育、学习体育、热爱体育、享受体育,以体育的力量为他们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张新介绍,体育总局以科学健身为指引,强化体质健康干预工作的力度。着眼青少年近视、肥胖、脊柱侧弯、心理健康等问题,组织专家编创和面向社会征集健身指南与运动干预手段,编写系列科普读物,创编“近视防控操”“脊柱健康操”等,开发体育游戏和运动健康课程,持续为青少年提供科学的运动健身方案。
张新表示,青少年体育培训机构是青少年参与体育锻炼、学习体育技能、提升竞技水平的重要阵地。据统计,目前全国有超过3万家青少年体育培训机构。
如何管好用好这些培训机构?张新介绍,为管理好青少年体育培训机构,体育总局先后印发《课外体育培训行为规范》《关于进一步规范和发展体育培训的意见》等文件,初步形成了监管政策框架。指导各地体育行政部门研究出台体育类培训机构的设置标准,逐级压实监管责任,建立工作机制。
目前,部分地方在开展指导服务、规范人员资质等方面形成了一些行之有效的经验做法。例如,建立培训机构库和从业人员“白名单”,开展培训信用评价和人员统一培训,建立监管信息库并实施培训机构台账动态管理等。
“通过对青少年体育培训行业的不断规范,努力实现行业的健康有序发展,让家长买得放心,让孩子学得开心。”张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