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见习记者 王瑞欣
一片片红辣椒,连着幸福路,也连着致富路。
从“爱好”发展成“事业”,梁静的喜悦和希望从心底而生。“我要坚持做下去,为好产品赢得好口碑。”看着眼前丰收的辣椒,梁静格外笃定。
贵州遵义,一个和红色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城市,革命的伟大转折地、红色老区是这里传承的红色血脉,而“遵义红辣椒”则是遵义立足资源禀赋,奋力推动经济发展打响的红色品牌。
“我是村里第一个开辣椒加工坊的人,也是第一个办起加工厂的人。从家庭小作坊到种植、生产、销售一体化的公司,越干越起劲儿。”梁静家住遵义市新蒲新区永乐镇山堡村,从父辈起种植辣椒成了他们一家的经济产业,十几亩的辣椒地贯穿了她的成长路。
“每年辣椒丰收,爸爸都会采摘下来拿到市场售卖,妈妈也会把剩余的辣椒做成辣椒酱,因为喜欢,我每次都跟着妈妈边学边做。成家后,做辣椒酱也成了我生活中的一部分,把做好的辣椒酱送给身边的亲戚、朋友我觉得是一种快乐。没想到大家品尝了以后赞不绝口,还鼓励我创业,这给了我很大的启发和信心。”对梁静来说,把辣椒做成产业的初心就源于这份喜爱。
“那就办一个加工坊!”坚定想法后,梁静立即行动,开办了属于自己的第一家辣椒加工坊,虽然面积不大,售卖的产品也只有辣椒酱,但因为口味独特、品质过硬,她的订单源源不断,很快就积攒了不少客源,赚取了创业第一桶金。看到成功的小火苗,梁静心中燃起的是团团烈火,她开始为将来做规划:丰富产品种类、打通更多销售渠道,把辣椒做成产业!
“我算是赶上了好时候,市里大力支持发展辣椒产业,不仅给予各类补贴,还提供技术支撑帮助创业,我的小作坊成功升级,成了集种植、生产、销售于一体的加工厂。”梁静一边介绍一边忙着手里的活儿,爽朗的笑声在结满辣椒的土地上层层传开。
在遵义,像梁静这样依托辣椒实现增收致富的生动实践遍地开花。在枧坝镇,“灯笼椒”成了“金字招牌”,远销全国各地;在玉溪镇,辣椒种植实现从无到有的新突破,成为群众增收的主导产业;播州区的辣椒更是发展势头强劲,以“政府+企业+大户+合作社+农户”的模式激发各类要素活力……
近年来,遵义市瞄准产业定位,在种子、种植、加工、贸易方面持续发力,集聚辣椒精深加工,抢抓贵州朝天椒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建设的机遇。2023年,全市辣椒加工产值实现63.26亿元,带动约4000名工人稳定就业。通过持续实施辣椒加工企业“小巨人”培育工程,以及贵州朝天椒产业集群建设项目,30余个企业新(改、扩)建辣椒加工生产线50余条次,龙头带动能力和稳定产业就业能力不断凸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