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党柏峰
陕西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2014年1月,陕西设立西咸新区,成为首个以创新城市发展方式为主题的国家级新区。“要发挥西咸新区作为国家创新城市发展方式试验区的综合功能。”2015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考察时为新区发展指明了方向。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陕西省委、省政府于2021年3月30日正式启动秦创原建设工作,西咸新区成为秦创原总窗口。陕西是文化教育大省,女性科技工作者云集,多达80万。为落实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推动科技创新力量、要素配置、人才队伍体系化建制化协同化,陕西省妇联联合西咸新区党工委和西安市妇联于2023年年初共同在秦创原总窗口成立了“秦创原·巾帼湾”,旨在为女性科技工作者打造一个专属的科创孵化基地、科技成果转化聚集地、创新创业综合服务平台。
巾帼湾“会客厅”点亮女性科技之光
党的二十大以来,西咸新区的发展迈上新台阶、步入快车道,为广大妇女创新发展提供了新的广阔舞台,更加赋予了新的时代使命。为了更好汇聚巾帼之智,共同点亮科技之光,西咸新区党工委专门成立了新区妇联,团结引领广大妇女发挥“半边天”作用,一同参与建设秦创原总窗口,书写新时代荣光。
“秦创原·资本超市作为‘秦创原·巾帼湾’的实体承载机构,我们在这里开展路演、科技成果展示、女性科技工作者共享的“会客厅”,解决科创问题的总服务窗口。”西咸新区管委会副主任、妇联主席艾晨告诉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在2023年3月,“三八”妇女节来临之前,西咸新区承办了全省首届“科技她力量建功秦创原”女性科创论坛,发布了《支持秦创原女科技人才发展九方面十七条措施》。明确了“巾帼湾”在女科技工作者协会或联谊组织全覆盖,构建更加有利于女科技工作者发展的政策环境、制度环境、社会环境,推动“科技创新巾帼行动”走深走实这三项任务,并将“巾帼湾”实体空间设立在秦创原资本大超市,作为女性科技工作者的“会客厅”。
“今年是秦创原总窗口启动建设的三周年。新区进一步放大总窗口效能,聚集创新主体、汇聚创新人才、强抓新质生产力,新区妇联紧跟党工委步伐,在省市妇联的指导下,进一步发挥‘秦创原巾帼湾’女科技工作者‘会客厅’作用。”艾晨说。
“科技红娘”精准赋能女科技工作者
“科研人员大多专注于研发,科技成果如何转化落地,往往并不清楚。”在艾晨看来,为了打通实验室到市场的“最后一公里”转化之路,新区妇联与创促中心联系,邀请“科技红娘”进驻,科技经纪人是“懂科技+懂产业+懂资本+懂市场+懂招商+懂培育”的“六懂先生”,可以切实解决入驻新区女科技工作者在科技成果转化落地的难点堵点问题。
为了着力解决女性科创企业的融资瓶颈困难,西咸新区妇联还借助秦创原·资本超市这个平台帮助女科技工作者解决了从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最关键的资金问题。
陕西科技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教授牛育华是国内较早系统开展腐植酸研究的科研人员之一,2020年,牛育华团队依托以“苹果面膜”为代表的腐植酸综合防治技术,成立了陕西品物皆春生态科技有限公司。然而,教师创业最大的制约因素就是资金问题。对此,“巾帼湾”积极联系了秦创原春种基金帮助其在经济上纾困,加速推进项目从实验室走向产业化。
从路演、市场推广、资源利用、对外宣传……技术、原料、项目对接,到人、财、物的嫁接,打出了一套服务“组合拳”。“过去我们找市场,现在市场找我们,巾帼湾和妇联组织让我们看到了希望。”望着眼前红彤彤的高品质苹果,牛育华一脸的喜悦。
“女科技管家”服务厚植新质生产力
秦创原科统区作为秦创原立体联动孵化期总基地的承载区,目前已入驻科技型企业500余家,聚集各类科技创新人才2万余人。其中,由妇女创办或者担任高管的科技型企业80余家,妇女职工7000余名,省、市各级劳模、“三八红旗手”等10余名。
为了更好地帮助女性科技工作者,秦创原科统区成立了一支由各级妇联主席、副主席组成的巾帼志愿者队伍,充分发挥妇联组织作用,实行“科技女管家”服务模式,为女性科技创新生态注入强劲活力。
“知识产权问题是女性科创企业不可回避的常见问题,能够为她们提供及时有效的法律服务和必要的法制保障尤为重要。”西咸新区妇联专职副主席王娟告诉记者。为了更好服务女性科创企业,新区妇联与秦创原法治保障中心建立深度联系机制,及时对女科技工作者提供“定制化”“陪跑式”的法治服务。此外,新区妇联在秦创原科统区,设立“一站式综合服务中心”,组建“女科技管家”服务队伍,在12家初始成员单位组建妇联,不断延伸妇联服务的工作触角。
巾帼志愿者在走访女科技工作者时了解到,刘女士急需解决子女入学问题后,立即派出一对一人才服务专员,前往法士特为刘女士办理子女入学相关业务;在协同创新港、佰美基因、青松光电等10余个园区、企业建立省市星级母婴室……
“秦创原·巾帼湾”服务女科技工作者系列举措恰是陕西妇联改革的最好注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