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版:文化周刊 什刹海 PDF版下载

栏目:朝花夕拾

版面: 文化周刊 什刹海

16年匆匆而过,巴孝晶的敲门声,不仅轻扣着老干部们的家门,更敲开了他们的心门,让爱与温暖在这一方天地里温柔流淌。

温暖的敲门声


    ■ 姜玉坤

    “咚咚咚……”清脆的敲门声,如同一串动人的旋律,时常在辽宁省军区锦州第四离职干部休养所的楼道里回荡。巴孝晶,这位温婉又善良的护师,用她满含关怀的问候,抚慰着空巢、独居离休老干部们的心灵。

    “爷爷,近来身体可还安好?”“大姨,这酷热难耐的天气,您千万要留意防暑啊!老人们耳旁,常常响起她亲切的话语。已 95岁高龄的离休干部孙宝杰每每谈及,总是很感慨:“小巴这姑娘,将我照顾得无微不至,但凡有事,她总是最先赶来。”

    “‘巴姑娘’的牵挂从未有过片刻停歇。”干休所的老干部和遗孀都说,只要她稍有空闲,便会叩响老干部家的房门,陪老人们唠唠家常,为他们采购生活用品。大家都亲切地称呼她为“巴姑娘”。

    倘若哪天未能在楼下瞧见某位老干部活动的身影,巴孝晶就会心急如焚,急切地想要确认老人是否安然无恙。每逢佳节,她深知那些子女不在身旁的老干部可能会心生孤寂与落寞,便会端着香气扑鼻、热气腾腾的饭菜迈进家门,陪伴他们度过温馨的时光。

    就拿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春节来说,巴孝晶几乎每年都是陪伴空巢、独居老人度过的。去年的除夕夜,张奶奶坐在窗前,神情略显落寞。巴孝晶的敲门声响起,张奶奶的脸上瞬间焕发出光彩。巴孝晶一进屋就开始包饺子、煮饺子,还陪着张奶奶一起观看春晚,欢声笑语盈满了原本略显冷清的房间。张奶奶感慨道:“这是我这些年过得最开心的一个除夕夜。”巴孝晶说道:“奶奶,以后每年我都陪您。”

    “老人们的子女并非不孝,只是有时实在忙碌或身在远方。我们帮着买菜、扔垃圾,检查用气用电安全,陪他们说说话。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琐碎之事,却能让彼此的心贴得更近,能让老人和子女更为安心,也让我们发挥出自己的价值。”巴孝晶轻柔地说道。

    巴孝晶对工作的这份坚定与执着,源于一段特殊的经历。2018年9月,初到干休所的巴孝晶,邂逅了一位神情落寞的老干部。老人的老伴辞世后,子女远在他乡,他又不愿请保姆。一次,老人满含期盼地恳求巴孝晶:“每天你要是有空就过来看看我。如果哪天门敲不开,就通知我儿子。”老人的话强烈地冲击着她的心灵。自此之后,她频繁敲响独居、空巢老干部的家门,呈上贴心服务,宛如传递希望的使者。

    巴孝晶发现,干休所里的老干部们,皆是新中国成立前参战且屡立战功的英勇老兵。这让她深感自己的责任重如千钧,决心在工作之余,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

    正是这份坚持与付出,让巴孝晶在面对紧急情况时,毫不犹豫挺身而出。那是一个暴雨倾盆的傍晚,刘大爷在家中不慎滑倒。正巧巴孝晶下班前来敲门,屋内那突如其来的沉闷声响,让她的心瞬间提到了嗓子眼儿。她匆忙掏出备用钥匙,迅速打开房门冲进去。在等待救援的过程中,她紧紧握住刘大爷的手,不断轻声抚慰……

    除了时刻关注着老人们的身体情况之外,老人们的情绪状态巴孝晶也总是放在心上。前段时间,赵奶奶因想念远方子女,独坐屋内默默垂泪。巴孝晶紧紧握住赵奶奶布满皱纹的手,像女儿一样俯身聆听着她的心声。她那温暖如阳的笑容和贴心入微的话语,如同神奇的魔法,一点点驱散了赵奶奶心中的阴霾,让奶奶的脸上重新绽放出笑颜。

    巴孝晶的工作手册上,密密麻麻地记录着干休所里每位老干部的详细情形:李大爷腿脚不便,外出办事需协助,要为他准备好舒适的轮椅;赵阿姨血糖偏高,饮食需严格把控,得时刻提醒她注意糖分的摄取;姚阿姨重症术后,仍需定期化疗,每次都要提前安排好行程……这一段段心细如发的描述里,承载着她与老干部之间深厚的情谊。

    平日里,巴孝晶积极动员身边的战士、文职人员,通过“一对一”“多对一”等形式,织就一张细密的关爱之网,深入洞悉老干部的日常需求和帮扶状况,并建立了详尽的帮扶对象资料档案,有针对性地提供打扫卫生、医疗帮扶、心理疏导等志愿服务,如春风送暖,关怀备至。无论是突发疾病时那急切紧张的敲门,还是陪伴散步时那轻松愉悦的敲门,抑或是逢年过节时那喜庆欢乐的敲门,“敲门”已成为帮助老人排忧解难的有效途径,打通了服务老干部的“最后一公里”。

    如今,干休所的老干部平均年龄高达89岁,需要更多的照顾,巴孝晶和她的战友有时实在分身乏术,就动员社会上的志愿者来干休所奉献爱心。如今,志愿服务队伍已壮大至109人,服务内容也从最初的拉家常、精神慰藉、物品代购、洗衣搞卫生等,拓展到如今的家电维修、健康体检、上门送餐、代缴水电费、代买生活用品、医疗保健、法律援助等涵盖老年人日常生活的20余项。

    “儿子不在我身边十几年,要不是小巴带着一波又一波爱心人士悉心照料,我都不知还能否活到今天。”提起巴孝晶和志愿者们送来的温暖,陈爷爷难以抑制内心的感动。记不清有多少次,陈爷爷突发疾病,呼吸困难。巴孝晶和爱心人士一起,轮流背着陈爷爷往门诊所奔去。那一刻,她仿佛是守护生命的天使。

    “小巴比我亲孙女还要亲!”让吴奶奶最难忘的,是前年夏天她家房子漏雨,巴孝晶找工人、买材料,亲自爬上屋顶帮忙修缮。雨水打湿了她的衣裳,但她的脸上却没有抱怨,依然洋溢着笑容。

    16年匆匆而过,巴孝晶的敲门声,不仅轻叩着老干部们的家门,更敲开了他们的心门,让爱与温暖在这一方天地里温柔流淌。而巴孝晶也凭借着这份坚守与付出,连续四次荣获“四有”优秀文职人员的殊荣。那熠熠生辉的荣誉,恰是她多年来辛勤耕耘的最美勋章,见证着她在平凡岗位上绽放出的不平凡的光芒,也激励着更多的人投身于关爱老人、传递温暖的行列之中。

0
© 2021 中国妇女报
ICP备:京ICP备05037313号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