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版:视点评论 PDF版下载

栏目:新闻壹段评

版面: 视点评论

新闻壹段评


    别让博主探店变成博主“挖坑”

    近年来,博主探店成为一种流行的营销手段,邀请“网红”博主探店,成了很多实体店铺引流的重要宣传手段。商家希望通过博主探店引流,“网红”博主受到利益驱动,对此也是一拍即合。在带火了一批“网红店”的同时,不少探店行为也被指“打擦边球”,各类“注水”探店,虚假“种草”,损害消费者权益事件时有发生。

    对于探店乱象,不能有令不行、有禁不止,不能让博主探店变成博主“挖坑”。这需要相关部门加大监管力度,督促平台尽到管理责任,对试探法律底线、监管底线的主播探店要及时出手,依法依规治理,让探店博主受到平台规则及相关法律法规的有效约束,从而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寻人博主”无偿寻亲彰显网络温情

    据媒体报道,浙江省杭州市八堡农贸集市一家五金百货店的老板刘洪海自2020年起无偿发布上万条寻人视频,成为抖音、快手等平台上知名的“寻人博主”。他在工作之余,在寻人群与志愿者沟通,和家属核实寻亲信息,利用剪辑软件制作并分享视频,帮助家属寻找走失老人、未成年人和残障人士。

    刘洪海通过短视频平台,将寻人信息广泛传播,极大地提升了公众对走失事件的关注度,也彰显了网络时代个体的力量与责任。刘洪海多年的无偿帮助体现了人性的温情,以及社会对走失者家庭的支持与关怀。希望更多的人能够关注到身边的弱势群体,共同营造一个互助和谐的社会。

    莫让“大粉”身份成为诈骗工具

    在江苏省江阴市,警方接到群众报案称,购买预售演唱会门票被骗。经调查,嫌疑人凭借“大粉”头衔,谎称有内部渠道,从38名粉丝处共骗得300余万元。最终,法院以诈骗罪判处嫌疑人十一年六个月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十五万元。

    网络时代虽然方便了信息交流,却也容易滋生诈骗等犯罪行为。“大粉”利用粉丝对偶像的喜爱和热情,以“大粉”身份取得受害者信任并开展网络诈骗。这一案件警醒我们,涉及金钱交易时应当保持高度警惕,提高辨别能力,理性看待网络信息。同时,平台和相关部门也需加强审核和监管,建立健全举报机制,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共同抵制网络诈骗行为。

    龚怡臻 整理点评

0
© 2021 中国妇女报
ICP备:京ICP备05037313号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