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部战区海军与湛江广泛开展共建共育

携手共画新时代军地教育实践“同心圆”

□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林志文 □ 雷彬 李虹明

    10月25日,湛江军事文化博览园里,孩子们认真聆听退伍老兵讲述英勇的战斗故事。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林志文/摄

  □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林志文

  □ 雷彬 李虹明

  “天涯哨兵”进校园,同升国旗,共建“国防教育班”,为首批“南海岛礁班”揭牌,举办“我和我的南海”故事分享会……近日,南部战区海军走进湛江一中、二中、湛江南海学校等中小学开展活动,在校园中掀起一股国防教育热潮。

  这是南部战区海军与湛江市广泛开展共建共育,积极探索新时代军地协作教育模式的生动缩影。在连续六届荣获“全国双拥模范城”称号的湛江市,多年来,双方在国防教育、福利待遇、就业保障等多个方面加强合作,采取一系列暖心措施和务实之举,将军民相亲写进各自的发展脉络,唱响了“军爱民、民拥军”的时代赞歌。

  “天涯哨兵”进校园

  打开电子地图,放大,再放大,再放大,屏幕才能从一片湛蓝中出现一个小白点。蓝,代表海洋;白,代表陆地。

  10月24日,湛江南海学校教室内,南部战区海军西沙某水警区三级军士长张孝伟正带着学生们辨认祖国南海的座座岛礁。他指着的小白点名叫中建岛——他已经在此驻守了19年。

  当天,湛江南海学校举办“我和我的南海”故事分享会,13名来自南海各岛礁的守礁官兵远道而来,为师生们讲述远方的守岛故事。当天还举行首批“南海岛礁班”揭牌成立仪式,永兴岛、中建岛、赤瓜礁……这些平时只在地理书上出现的名字,如今作为一个个班级的名称,成为孩子们学习成长的特殊标签,承载的不仅有真挚的关怀和祝福,更有对信仰的追求、对价值的传递、对未来的期望。南海学校副校长蔡伟红说:“对于下一代的教育,怎么用心用情用力,都不为过。”

  第二天清晨,西沙“天涯哨兵”又走进湛江第一中学。在那里,西沙“天涯哨兵首都行”官兵代表将一面在西沙中建岛升起的国旗郑重地传递到湛江第一中学升旗手手中,随后,官兵代表和学生同升国旗。随着国旗徐徐升起高高飘扬在校园上空,在场的1000多名学生同唱国歌,现场庄严而激动人心。

  与此同时,一批“军爸军妈”“南海卫士”也相继走进不同学校开展活动,在湛江的中小学生中掀起一股国防教育热潮。

  “亲爱的同学们,我们作为小军娃,一定要对国防知识有基本了解,尤其是我们湛江的小朋友,我们身边就有一些很有趣、很特殊,也很强大的‘小伙伴’,它们就是来自我们南海舰队的一些明星舰船,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它们好不好?”10月24日,在湛江市第二中学的操场上,“军妈”唐敏为“小兵娃”介绍南海舰队明星舰船。

  当天,南部战区海军92511部队与湛江市第二中学正式签约,共建“国防教育班”。“军爸军妈”受邀走入校园,走上讲台,为同学们讲授生动的国防教育课,分享他们在军队中的点滴。每一个故事都让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眼中闪烁着对军人的敬佩与向往。

  种下爱国主义火种

  一时间,湛江校园掀起“追星”热,为国守边疆的“天涯哨兵”、保家卫国的“南海卫士”、走进课堂授课的“军爸军妈”、胸前佩戴军功章的退伍老兵……都是同学们崇敬追逐的“星”,在他们心中从小种下爱国主义的火种。

  驻守西沙群岛的“天涯哨兵”寿培羽深切感受到了孩子们的这种热情和爱国主义情怀。他告诉记者:“我们来到南海学校的时候从岛上带了沙子过来。没想到在我们结束讲课之后,每个孩子都做了手工的书信、明信片送给我们,当时我们两只手都拿不下,还麻烦老师找了个袋子来装着。拿在手上沉甸甸的,让我们感觉到孩子们对海军、对西沙官兵沉甸甸的爱。我们也把来自西沙的沙子赠给他们,这也是一种爱的回赠。”

  10月25日,湛江第一中学升旗手周嘉阳从西沙官兵手中接过来自西沙的国旗,并和官兵同升国旗。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激动地表示:“这次赠旗仪式,我非常荣幸有机会亲手接过这面象征国家尊严和民族精神的国旗,它见证了我们可爱可敬的海防官兵日复一日的坚守和保家卫国的担当。接过国旗的一刹那,一股自豪感涌上心头,鲜艳的五星红旗时刻提醒我要肩负起护卫国旗的光荣使命。衷心祝愿我们的祖国繁荣昌盛!”

  在湛江第一中学的教室里,“优秀校友回母校”主题活动同样激动人心。南部战区海军某支队军官张世纪曾就读于湛江第一中学,当天受邀回到母校,向学弟学妹们讲述自己的国防情怀和奋斗故事,同学们认真聆听张世纪的分享,争先恐后地提问,激动地鼓掌赞叹,为国防事业贡献力量的热情高涨。

  画出教育“同心圆”

  10月25日下午,蓝天碧海下的湛江军事文化博览园显得格外气势恢宏,战机、火炮、坦克等装备整齐列阵,老湛江舰、老潜艇威武壮观,来自湛江多所学校的300名师生在此开展全民国防教育活动,孩子们围在退伍老兵的身边,听他们讲述英勇的战斗故事。

  军事文化博览园是一个集观赏性、参与性与知识性为一体的国防教育基地。据介绍,多年来,湛江市把国防教育阵地建设纳入城市整体建设规划,集中力量打造出全方位、多功能的国防教育体系。目前,全市已经形成一个由部队军史场馆、军事文化博览园、红色革命遗址、革命烈士陵园、国防教育和双拥主题公园、双拥街道等共同组成的基地化教育网络,为推动全民国防教育提供了有力支撑。

  这也是一场“双向奔赴”,南部战区海军与湛江市携手共画新时代军地教育实践“同心圆”。

  据介绍,自2000年以来,湛江已连续六届荣获“全国双拥模范城”称号。作为驻军大市,湛江这片红色的热土,无论是峥嵘岁月,还是和平年代,“军爱民,民拥军,军民鱼水一家亲”渗透到了生活的每一个领域。

  新一轮国防和军队调整改革之后,部队体系重塑、任务多样,官兵“海上为家、岸上做客”成为新常态,军人子女的教育问题摆在各方面前。为此,湛江市靠前服务、主动跟踪,建立常态化联通机制,深化军地沟通交流,推动一系列优待政策落地生根,为军人解决后顾之忧。近年来,湛江市不断创新形式,出台了《湛江市军人子女教育优待实施办法》,全面落实军人子女入学、转学、中考加分等优待政策。近几年,全市优待解决了3000余名现役及退役军人子女的入学问题,涵盖了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教育各环节,有效解决驻地官兵子女教育问题,打造了新时代军地教育实践的新样本。

中国妇女报军旗飘飘 3携手共画新时代军地教育实践“同心圆” □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林志文 □ 雷彬 李虹明2024-11-02 2 2024年11月02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