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耄耋之年的母亲依然精神抖擞,从容奔赴着与岁月的这场金色之约……

岁月中的金色之约

■ 杜京

  ■ 杜京

  柿子正红的霜降时节,母亲迎来了93周岁生日。她生命的往昔里,有花开的芬芳,叶落的萧瑟,光阴来去间,欣赏春暖花开,走过夏的绚烂,别去秋的寂静,在这个浅浅的冬日里,沐浴着阳光的暖意。

  母亲16岁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从军77载,奉献77载,身上的军人本色从未褪去。母亲以自己多年默默无闻的奉献,赢得了官兵们的敬重和组织上的表彰,立功受奖无数,还曾作为全军唯一的女军人英模代表应邀参加国庆观礼活动,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多少年过去了,她从不曾忘记,而当年那激动人心的时刻,也成为她一生中最难忘的珍贵记忆。

  童年时温暖的家庭生活,奠定了母亲这一生善良、明理的性格底色。她现在仍然对童年的一些情景记忆犹新。她回忆起外婆时还常说,外婆出生于富裕之家,却一直过着十分俭朴的生活,“她教育我们姊妹兄弟,人要心地善良富有同情心,看见别人有难处时,一定要伸手相助。”在外婆的言传身教下,母亲从小就养成了助人为乐的品格,见到别人有难处,总是乐于帮助。在母亲的眼里,外婆既像明亮的太阳,让我们心中倍感温暖,又像威严的老师,教我们学会怎样做人。

  正是外婆给了母亲良好的教育,让母亲成长为一个懂礼貌、讲团结、爱国爱家的人。不仅如此,母亲性格豁达,碰到困难时总是能坦然面对,积极战胜困难。这种生活态度让母亲一生受益无穷,总是保持乐观向上的良好心态,奋发进取,充满活力。

  母亲一生热爱她的事业,年轻时,她投入工作时可以忘记一切,凡事追求完美,不但要快还要好。工作之外,她业余爱好广泛,喜欢打篮球,是部队医院的主力队员,参加马拉松长跑也成绩可喜,游泳、滑旱冰、唱歌、跳舞、拉手风琴、织毛衣、绣花、烹饪也样样全能。如今年纪大了,知道完美不易,也就不苛求自己,更加坦然自在。

  今年,已93岁高龄的母亲,仍然头脑清醒,记忆力超强,甚至清楚地记得她读的《国语》第一课,记得她儿时背过的儿歌。母亲总说最好的养生就是“动起来”。她始终认为,女性在人生的旅程中无论何时都要历练行走,坚强自立。如今,在小阿姨高兰珍的陪同下,她每天要在院子里散步或出去买菜,还时常应邀为社区青年讲党课,为医学院附属医院护理部传授专业课。虽然视力下降,但她还是会戴着眼镜、拿起放大镜看新闻,关心国家大事,也喜欢发朋友圈分享生活,传递正能量。

  有时候,母亲会拿出家里的相册欣赏那些老照片,特别是一张拍摄于1937年的家庭合影,令我印象最为深刻。母亲告诉我:“那是我的外公65岁生日时,在家中院子里拍的一张充满和谐兴旺的家族照片。上面有外公外婆、舅舅舅妈、姨爹姨妈、父亲母亲以及表哥表姐、表弟表妹共30多人。我大哥周世杰坐在第二排左边第一位,穿一身时髦的‘民国’小学生制服,戴着大圆盘帽子,精神抖擞;我坐在石阶前左边第二个,头戴白色荷叶边帽子,一身浅色长袍裙,胸前还戴着吉祥银饰。右边第二位是母亲,怀抱穿着棉服的胖男孩二弟周世英,当时三弟周世雄还未出生……许多年过去了,从这张照片中,我依然能感受到家庭的温暖,母爱的深沉。”

  母亲常说:“对于人生的价值,每个人的理解不尽相同,我觉得作为医生为别人治病,让病人恢复健康,就是我最大的价值。人生在世,若是你能够带给别人一些快乐,你自己也会感到由衷的快乐。”

  每一次她说起这些的时候,我总是不禁看到岁月在她脸上刻下的痕迹,如同那些历经风霜却别有韵味的秋叶一般。而她身上散发的那种独特的魅力,比秋景更让人觉得温暖且珍贵。

  四季轮回,生命如歌。无论是鲜衣怒马年少时,还是风华正茂的中年时期,沉稳内敛的老年岁月,都在她生命的年轮上留下深浅不一的印记。如今,耄耋之年的母亲依然精神抖擞,从容奔赴着与岁月的这场金色之约……

中国妇女报文化周刊 什刹海 8岁月中的金色之约 ■ 杜京2024-11-26 2 2024年11月26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