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法院办案标兵唐小红

2800多起案件在她的调解下握手言和

    ▲ 宁愿自己跑腿,也不让老百姓耗时费力。唐小红走进乡间和村民了解情况。

  小案的背后往往牵扯着不易解的大疙瘩,是具体而真实的“急难愁盼”,多到现场走走,多跟当事人话话“家常”,听听“牢骚”,总能找出症结,理好头绪——

  ■ 顾建兵

  “你修院墙找的施工队人来人往的,踩到我家种的菜怎么办?我不同意。”

  “院外这条路本就属于我们家,现在被你家占了一大半,你凭什么不同意?”

  调解现场,当事人老李和老陈针锋相对、互相指责。老李指着面前的一块菜地,向江苏省海安市人民法院曲塘人民法庭副庭长唐小红大倒苦水。

  老李和老陈是曲塘村村民,也是邻居,双方院子中间隔了一条路。两家人曾签订协议,约定靠近老李家院墙四十厘米的道路用于老李家通行和排水,另外六十厘米由双方共同管理。

  近年来,因老陈在划分给老李家的道路上种起了农作物,阻碍了老李一家的出行,双方不断发生争执冲突。为此,按照之前协议的划分,老李打算在自家院墙外四十厘米处再修一座院墙,却遭到老陈的阻挠。民警和村干部多次上门协调仍无法化解双方矛盾,于是,老李一纸诉状将老陈告上法庭。

  如何既解法结又化心结?

  缠绕在老李和老陈之间的万千心结绝不是短短几页判决书就能化解的,如何既解法结又化心结?考虑到该起纠纷涉及多年的邻里关系,唐小红决定邀请曲塘镇司法所、曲塘村村干部共同参与调解。

  调解当天,一行人来到现场勘查,村支书详细介绍了双方的家庭情况及纠纷始末。调解过程中,老李与老陈各执一词、互不相让,便有了开头一幕。

  唐小红轮番安抚当事人情绪,听取双方诉求,从法律、情感和长远利益等方面做他们的思想工作。

  “老陈,你们两家早就有约定,这六十厘米的道路是两家共同管理,但现在你家的农作物已经占了大半条路,大家进出都不方便。与己方便的同时我们也得与人方便不是?”听了唐小红的话,老陈自知理亏,不禁红了脸。

  “老李,老陈家地少人多,种点菜也不容易,大家是邻居,小摩擦在所难免,得多包容,以后年纪大了还得互相帮衬呢。”司法所所长将老李拉到一边耐心劝导。

  见双方之间“火药味”消了些,唐小红提议:“我国民法典里有一条处理相邻关系的原则,即‘有利生产、方便生活、团结互助、公平合理’,大家何不各退一步,等老陈种的这批菜成熟后,老李再修缮院墙,我看也就再等个把月的时间。”

  看到老李有所犹豫,唐小红又补充道:“为避免后续再出现农作物占路引发矛盾的情况,你们两家可以再补签一个协议,约定老陈以后种植作物时不得占用老李家的地,并留出相应的生活通道。”

  经过几番劝说,感受到唐小红及调解人员真诚负责的态度,老陈和老李逐渐放下成见。最终,双方在法官的见证下自愿达成和解协议。

  此时,秋日的阳光斜斜地洒在曲塘村,给这条曾发生过多次争执的小路镀上了一层淡淡的金色,老李和老陈脸上都浮现出了轻松的笑容,那笑容里既有对过往争执的释怀,也有对未来和睦相处的期待。

  实践中摸索出一套调解秘诀

  “宁愿自己踏破脚板,也不能让老百姓耗时费力,还错过调解的最佳时机。”唐小红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无论案子简单还是复杂,她都要跑到现场去看看。在基层法庭工作十余年,唐小红逐渐摸索出自己的一套调解秘诀“一听二看三联四和”。“一听”即耐心倾听当事人的诉求,多跟当事人话话“家常”,听听“牢骚”,这不仅能找到解决问题的线索,还能拉近与他们的距离;“二看”是指多到现场走走,可以看到卷宗上看不到的事实;“三联”即多方联动,司法所、村干部、网格员,甚至当事人的亲戚朋友都更具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他们的加入能让调解工作事半功倍;“四和”即尽力推动和解,引导矛盾双方找到都能接受的解决方案,达到案结事了人和的效果。

  靠着这套调解秘诀,2800多起案件在她的调解下握手言和。唐小红说:“小案的背后往往牵扯着不易解的大疙瘩,是具体而真实的‘急难愁盼’,我们多到现场走走,多跟当事人话话‘家常’,听听‘牢骚’,总能找出症结,理好千头万绪,推动案结事了人和,回应千家万户的期盼。”

  2022年12月,唐小红被最高人民法院授予“全国法院办案标兵”称号;2023年2月获评“江苏最美法官”提名奖,2023年11月获评江苏省优秀法官,先后荣立一次个人二等功、两次个人三等功。

中国妇女报权益 观察 82800多起案件在她的调解下握手言和 2024-12-02 2 2024年12月02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