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的全球工资报告显示,工资不平等现象仍在持续

  国际劳工组织最新发布的旗舰报告《2024-25年全球工资报告:全球工资不平等现象是否正在减少?》显示,自2000年以来,约三分之二的国家工资不平等现象有所减少。

  随着通货膨胀逐步缓解,全球实际平均工资增长水平开始回升。尽管取得了这些积极成果,全球范围内仍存在显著的工资差距,工资不平等水平仍然很高,成为亟待解决的政策问题。

  报告显示,在全球范围内,收入最低的10%的劳动者仅能获得全球工资收入的0.5%,而收入最高的10%的人则能获得近38%的全球工资收入。低收入国家的工资不平等水平最高,近22%的工薪劳动者被归类为低薪劳动者。非正规经济中的女性和工薪劳动者更有可能是收入最低的群体。这一发现更凸显出有必要采取有针对性的行动,缩小工资和就业差距,确保所有工薪劳动者获得公平的工资。

  工资不平等是所有国家和地区都存在的重要问题。然而,在全球范围内,三分之一劳动者是非工薪劳动者。在大多数中、低收入国家,大部分劳动者是自雇劳动者,只能在非正规经济中找到谋生机会。基于这一原因,报告扩大了分析范围,将中、低收入国家的自雇劳动者也包括在内。因此,与仅基于工薪劳动者工资衡量的不平等水平相比,这些地区的劳动收入不平等水平明显提高了很多。

  在减少不平等的国家战略中,要强化工资政策和制度,但同样重要的是要制定促进生产力发展、体面工作和非正规经济正规化的政策。该研究强调,需要有针对性的政策,促进包容性经济增长。

  报告得出结论,减少工资不平等同时需要强有力的工资政策和公平增长的结构性支持。通过应对这些挑战,各国可以在缩小工资差距和促进全球劳动者享有公平、可持续的经济增长方面取得真正的进展。 

  国际劳工组织建议: 通过社会对话确定工资:工资应通过政府、工人和雇主的集体协商或商定的最低工资制度来确定和调整; 采取有充分根据的方法:工资制定应考虑到劳动者及其家庭的需求和经济因素; 促进平等以及待遇和结果的平等机会:工资政策应支持性别平等、公平和非歧视; 使用可靠的数据:决策应基于可靠的数据和统计结果; 解决低工资的根本原因:国家政策应反映每个国家的具体情况,并解决造成低工资的原因,如非正规性、低生产率以及如照护经济等部门的工作价值被低估。   (来源:联合国公众号)   (白晨 整理)  

中国妇女报理论 6最新的全球工资报告显示,工资不平等现象仍在持续 2024-12-03 2 2024年12月03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