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史奉楚
据媒体报道,部分直播间里的羽绒被被主播吹得天花乱坠,不仅物美价廉、保暖效果出类拔萃,各种检测报告也齐全。但直播间里展示的样品和消费者收到的压根儿不是同一种,采用“飞丝”代替羽绒已是“公开的秘密”。在江西省九江市,一些厂家生产的儿童羽绒服也存在类似问题。
冬季来临,羽绒服、羽绒被等羽绒制品自然成了市场上的香饽饽。但看似物美价廉,极其保暖的羽绒服、羽绒被,其填充物却并不包含羽绒。这种肆无忌惮的造假和骗局,既是无良商家利欲熏心下的操作,也折射出监管部门的懈怠无为。
用“飞丝”冒充羽绒,并且检测报告、吊牌、水洗标、羽绒充气标等全部造假的行为,属于典型的以假充真,以次充好。相关部门理当没收违法生产、销售的产品,并处罚款,情节严重的,还可吊销证照,甚至处以刑罚。
购买到此类羽绒制品的消费者,还有权向商家主张退一赔三且不低于500元的赔偿。一些经营者选择“分仓”发货来躲避监管,监管严的地方就发好货,监管不严的地方就发“充丝”羽绒制品。这足以说明商家对自己的违规行为心知肚明,更说明其欺骗消费者,规避监管的主观故意非常明显。
这些乱象更折射出监管部门以及网络平台的懈怠无为,甚至是放纵作恶。要知道,在技术手段相当发达的背景下,经营者通过电商平台销售什么商品,价款如何,销量如何,网络平台完全有能力进行监管。
对于销量极好,价格极低的羽绒制品和相关店铺,网络平台竟然毫无知觉,任由假货猖獗,四处流通,严重侵害消费者权益。
羽绒制品不含羽绒,足见行业之混乱,也足见网络平台和监管部门的失职失责。
净化市场环境,保护消费者权益,不能仅靠媒体曝光,更需要掌握先进技术的网络平台尽到必要的审核把关义务,及时下架违规产品,封禁违规商家,并可将违法线索上报至监管部门。尤为关键的是,监管部门应该做好源头治理,充分利用各种措施挖掘并打击这些专门扰乱市场秩序,欺诈消费者的恶行。进而保护无辜消费者少遭遇无良商家的各种欺骗和收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