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金托人跨区入名校 家长被骗30万元

  ■ 张鹏 周宇蕾

  当下,让孩子上名校成为很多家长的追求。一些家长不惜花重金托人“找关系”,想通过非正规途径让孩子进入好学校,不法分子因此嗅到“商机”,以“认识人”“有关系”等理由,精心编造骗局从中牟利。

  被告人温某就抓住了这种心理,他谎称具有办理跨区入学的能力,诈骗两位学生家长共计30万元。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经审理,以诈骗罪判处被告人温某有期徒刑五年六个月,罚金6万元。

  2022年1月至10月间,被告人温某虚构其具有办理跨区入学的能力,以帮被害人赵女士、李女士办理孩子上学一事为由,分别骗取赵女士15万元、李女士15万元。

  法院经审理后认为,被告人温某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虚构事实,骗取他人财物,数额巨大,其行为已构成诈骗罪。

  对于被告人温某提出的无罪辩解及辩护人所提的无罪辩护意见,法院认为,在案证据证实被告人温某在与本案被害人认识之前,经济状况窘迫,其在获悉被害人子女入学需求之后,为解决其个人及家庭开支,便虚构能为被害人办成入学事宜,后假借相关办事人员需要办事费用为名收款,并承诺办事不成则全额退款。但所涉学校相关人员从未向被告人承诺可办成本案被害人子女入学一事,被告人温某虚构事实收取巨额钱款并用于个人支出,符合诈骗罪的犯罪构成,所以对上述无罪辩解及相关辩护意见不予采纳。法院最终以诈骗罪判处温某有期徒刑五年六个月,罚金6万元,并责令被告人向两位被害人退赔骗取的款项。

  释法   

  很多家长都会在自己能力允许的范围内,给孩子提供最好的成长环境,但为孩子择校入学还得通过正规渠道,遵循合法程序。教育部办公厅在《关于开展义务教育阳光招生专项行动(2024)的通知》中明确表示,坚决整治“暗箱操作”“掐尖招生”等现象,严肃查处各类跟招生入学挂钩、关联的收费行为。因此,广大家长在遇到假借“择校”名义收取费用的“能人”时,务必保持头脑清醒,切勿想着通过找关系、走后门等方式走捷径,以免让不法分子有可乘之机,既耽误孩子的学习又遭受财产损失。

中国妇女报热线 7重金托人跨区入名校 家长被骗30万元 2024-12-23 2 2024年12月23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