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手匠心承百艺 古韵新生创未来

——探寻非遗传承发展中的三秦“她光芒”
□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王蓓 党柏峰 刘旭

    草编合作社展厅一角。党柏峰/摄

    手工艺人正在一丝不苟地给刻画好的皮影上色。王海东/摄

    车间里两位女工正在专心制作茯茶。王海东/摄

    “木兰摇”庭院一角的土织布像瀑布一样从天而降。王海东/摄

  □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王蓓 党柏峰 刘旭

  织布机的“吱呀”声宛若一首穿越古今的诗篇,巧手如梭。纤云弄巧间,一块块色彩艳丽的土布,一只只精巧的文创玩偶,让老手艺融入新时尚。

  刮、磨、刻、染、烫、缀,皮影匠人细腻的指尖下,长袖善舞的飞天,身姿婀娜反弹琵琶,栩栩如生,跃然眼前。一出皮影戏《丝路风》,仿若将观众带回千年前的丝路之上。

  一杯辣木茯茶,温润醇厚,琥珀色的茶汤在光影间交错,古老商道上的驼铃声随茶香弥漫,这块“丝绸之路上的黑黄金”已跨越时空,在创新发展中拥有走向世界的新生之力。

  八百里秦川丰饶富足,孕育了厚重的华夏文明,留下了浩如烟海的文化遗产、灿若星辰的非遗项目,更有西安鼓乐、中国剪纸、中国皮影戏、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等4项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如何答好传承发展这道题?近年来,陕西省妇联深入学习践行习近平文化思想,引领三秦巾帼在传承非遗“指尖技艺”中发展“指尖经济”,促进非遗与当代生活深度融合,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涌现出了秦腔“女掌门”惠敏莉、丝绸艺术家范燕燕等一大批优秀女性,以及“木兰摇”、仙喜辣木茯茶等一大批女性领办的非遗技艺传承企业。

中国妇女报专题报道 4巧手匠心承百艺 古韵新生创未来 □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王蓓 党柏峰 刘旭2024-12-24 2 2024年12月24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