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丝绸遇见中华传统文化和丝路文化,会产生怎样的“化学反应”?
在位于中国丝绸之路的起点——西安大唐西市博物馆的范燕燕丝绸艺术中心,一幅幅以丝巾为载体,题为“梦回长安”“十二生肖”“凤从东方来”“丝路绮丽”等的丝绸艺术作品,展现出东方之美,令人叹为观止。
范燕燕,陕西省三八红旗手、中国丝绸艺术家,一直致力于通过艺术打破文化壁垒,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理解和尊重,其设计的艺术丝巾曾被多国政要收藏,她也被誉为“中国丝绸艺术第一人”。
丝绸,是范燕燕创新传承中华民族绚丽文化和古老文明的载体。“中国是丝绸的故乡,古代中国与西方更有一条以丝绸贸易为媒介的西域交通线,以丝绸来承载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真是再合适不过了。”西安美术学院国画系毕业后,范燕燕一直在探寻如何让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艺术走向世界。
2009年,围绕“丝绸之路”这一宏大主题,范燕燕创立品牌,正式开始了丝绸艺术创作,当年即推出了传统文化与丝绸艺术结合的《梦幻敦煌》系列。15年来,她的作品既有对古乐器、飞天、宗教等元素的解构与重塑,也有兵马俑、唐三彩、唐仕女、捣练图等历史文化元素,还有陕西皮影、陕北剪纸“十二生肖”等民俗文化符号。
迄今为止,范燕燕已设计400多款丝绸艺术作品,覆盖丝绸艺术品、文化礼品及艺术装饰等多个产品领域。她还创设“丝绸之路妇女之家”,搭建中外妇女沟通桥梁,举办“丝路女性公益讲堂”和各类培训、交流,发挥展示丝路文化、促进文化交流的强大功能,创造性地将妇女与“一带一路”、文化交流、创业创新、自我发展等元素紧密结合。
“我希望通过自己的设计,让更多人看到中国丝绸艺术之美,让世界更了解、喜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范燕燕说。
同样是千年丝路故事,陕西仙喜辣木茯茶有限公司董事长周海英,在这块曾随商队车马远销中亚及欧洲的茶砖中,加入了辣木叶,让这缕悠悠茶香,在传承中更多了些创新的味道。
国家级非遗——咸阳茯茶制作技艺,其历史可追溯到唐代,最早产于陕西咸阳市泾阳县,明朝初期采用当地黑毛茶为原料,手工筑制,形成了独特的砖茶。几经浮沉,茯茶制作技艺也曾面临失传。2006年,咸阳市成立茯茶制作技艺恢复小组,对传统工艺技术进行抢救性恢复和挖掘研究。
2012年,怀揣对传统茶文化的敬畏之心,周海英投身茯茶行业,依托国家级科研平台,携手多所大学的专家教授,将现代茯茶制作工艺和古法茯茶制法有机融合,开启了辣木茯茶的创新研发之旅。
如今,企业开发出的覆盖六大茶系的138种辣木茯茶产品,已将咸阳茯茶推向了更广阔的市场,也让更多的人重新认识并爱上了这一古老茶种。
创富总与创新相关。五年来,周海英搭乘“一带一路”发展快车,让辣木茯茶成为新丝绸之路上的一个全新茶叶品牌,让古都茶香飘向世界。她还与市妇联联手创办“巾帼创业 幸福家庭”孵化中心,免费为农村妇女、下岗女工举办上百场技术培训,帮助她们成为辣木茯茶制作能手,传承茯茶文化。
“我给世界敬杯茶”——60岁的周海英用十几年的勇气、智慧与拼搏,向全世界响亮发声。
巍巍三秦大地,千百年来,中华文明如滔滔黄河之水,一路奔流融汇,终成连绵不绝的浩荡华章。在这里,我们看到了山水灵秀、文脉悠长,我们见证了新时代里古老文明的赓续传承、蝶变成长。跨越历史与现实,三秦巾帼始终参与历史文化创造,“她故事”“她光芒”一直闪耀在无数个“老手艺焕发新生机”的鲜活现场,传承历史文化之“重”,照亮未来发展之“新”。
何以陕西?以6000年文明,雄浑壮美;以万余里丝路,夺目辉煌;以巾帼不让须眉,智慧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