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陈姝
□ 徐星星
“小李由于幼年时期的特殊遭遇,导致其工作生活中自我保护意识特别强,做事容易极端化情绪化,需要我们关注。”“小王性格比较孤僻,平时少言寡语,对新的环境和事物有较强的抵触心理。”……
近日,火箭军某部新兵下连之际,新训单位思想心理骨干与接兵人员对每名新兵的心理卫生情况等进行详细交接,方便老连队能及时全面掌握他们的思想心理状况,帮助其更快更顺利地渡过“第二适应期”。
把准新兵思想脉搏
此次新兵下连交接中,除去常规的档案数据、物资物品外,新训单位各班所配备的思想心理骨干根据每名新兵的家庭环境、性格特点、入伍前经历、入伍后定期现实表现等制作的《动态跟踪档案》格外引人注目。
据了解,《动态跟踪档案》包含新兵基本信息、思想、心理、身体、训练等全方面情况,和思想心理骨干、班排长等对该名同志的综合“画像”、注意事项及各级骨干联系方式等,既能方便老连队了解掌握新兵全面发展情况,更能做到长期跟踪了解新兵成长发展情况。
这份《动态跟踪档案》犹如新兵军旅生涯的“成长记录仪”,其详细记录的信息为个性化的培养与精准引导提供了有力支撑。老连队可依据档案中的思想动态板块,及时察觉新兵可能存在的困惑与纠结,通过谈心谈话等方式为其排忧解难;借助心理状况分析,在压力情境来临前提前介入,预防心理危机;参考训练数据,为每个新兵量身定制科学合理的提升计划。同时,各级骨干间的顺畅联络也确保了信息的高效互通,形成了一张全方位覆盖新兵成长之路的“关怀网”。从入伍初期的稚嫩青涩到逐渐蜕变为坚毅合格的战士,这份档案见证着新兵们每一步成长足迹,也让部队在育人成才的道路上更具针对性与前瞻性,为打造素质过硬的火箭军队伍奠定了坚实基础。
“心理问题分为健康状态、不良状态、心理障碍、心理疾病4个等级,越早发现征兆,越容易化解。”该部二营三连新训班长、中士赵才渊介绍,基层心理骨干与新兵同坐一条板凳、同住一间宿舍,通过观察他们的情绪状态、行为表现、人际交往、睡眠质量、工作训练等方面的情况,及时“绘就”新兵思想心理的“晴雨表”,了解他们心理健康指数、掌握思想心理底数,当人员出现思想压力大、情绪变化反常、心理行为异常等情况时,能做到及时预警,果断采取干预措施,防止心理问题恶化。
将思想心理骨干配备到班
将思想心理骨干配备到班,是该部深入推进“三到每个人”“三个及时”“三个有效”活动的有力举措之一。今年新训工作开展以来,该部除了给每个班级配备至少1名思想心理骨干外,还在每个新兵营建立了“心灵驿站”、配备了心理医生,对新兵思想心理问题苗头做到及时预警、果断干预、有效化解,保证新兵能够夯好基、蹲好苗。
新兵小吴年幼时父亲因病离世,母亲外嫁出走,不久后奶奶又因故去世,这让本就靠低保生活的小吴心理受到重创,导致其自卑孤立、不善言辞。
新训入营之初,由于小吴习惯性低头弓背、做事畏首畏尾,且很少与身边战友交流谈心等异常表现,让骨干发现了端倪。在班长找其谈话了解个人家庭情况时,小吴一个劲儿落泪不语……在多方面了解小吴的情况后,思想心理骨干及时跟进介入,通过与身边战友默契配合,让他认清部队人人平等、官兵一致,都是靠实绩进步,凭本事立身,帮助其逐步走出童年阴影。同时,班长骨干还让其担任小教员,协助班长组织训练、开展活动,帮助他重塑自信,找到价值感和存在感。不久后,小吴被大家一致推荐为“进步之星”。
从刚入伍时的“两眼无神”,到新训结束时的“两眼放光”,现在的小吴早已丢掉自卑、重拾信心,并对后续的军旅生涯充满了期待和希望。下连队的第一天,他就给新训班长发来短信,在表达感谢的同时,更表明了要扎根部队建功立业的坚定决心。
倾注情感温暖官兵心灵
“不是每名官兵都有心理问题,而是每名官兵都有心理需求。”该部负责人表示,新训质效对每名官兵后续军旅生涯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思想心理骨干在新训过程中对新兵初到军营容易产生一些应激性心理反应,及时介入干预、有效沟通化解,能起到事半功倍之效。
新兵小杨由于上学时学习成绩不好、家庭条件一般,导致其自卑内向、脾气暴躁,在思想心理骨干的辅助下,新训期间改观明显。但在得知自己即将分配到没有手机信号的大山深处后,小杨一度出现沮丧失落等负面情绪,对下连队的生活充满了未知的恐慌。
思想心理骨干察觉到小杨的异常情绪之后,立刻对其展开心理疏导。同时,思想心理骨干还为其讲述一代代官兵视使命重于生命的故事。在先辈精神的感召下、心理服务的催化下,小杨逐渐平复情绪,克服了心理障碍。现在,他已经以饱满的热情投入新岗位的工作,为党和人民赋予自己的神圣使命感到骄傲自豪。
把准心脉才能带好官兵,倾注情感才能收获回响。据了解,今年以来,该部先后开办了6期思想心理骨干集训班,近800名基层思想心理骨干通过集训淬火强能,走上工作岗位,这些遍布在基层部队各个班排的思想心理骨干,犹如星星之火般,温暖着官兵的心灵、呵护着大家的心理卫生状况,为官兵投身练兵备战、献身强军使命注入不竭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