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孔零然 袁泽方
微风拂面,天高云淡。比武场上,第73集团军某旅正开展专业技能比武。最终,赵立平以全军第二名的好成绩荣获“集团军红色尖刀卫勤精兵”称号。
谈到赵立平,战友们都心服口服:“立平可不是‘娇娇女’。”10年来,赵立平凭借过硬的专业素养,成为单位女兵眼中学习的榜样。
初入军营,“报话”显锋芒
2015年9月,赵立平怀揣着憧憬踏入军营。
新兵连结束,她分配到保障分队报话专业。“刚接触报话专业的时候,我有点怕,搞砸了怎么办?” 赵立平回忆道。报话专业要求快速、准确地传递信息,这对于初入军营的她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报话集训,课目不分性别。白天,她背着电台与男兵比拼,在训练场上挥洒汗水,连续数日,作训服从没干过。有男兵问道:“嘿,赵立平,你一个女兵,这么拼命干吗?”她眉毛一扬:“女兵也不比别人差!”身上被电台磕得青紫,她就抹点药水,继续训练。看着这个倔强的女兵,男兵们心中不禁涌起敬佩之情。
熄灯后,其他人都进入了梦乡,她顶着头灯继续挑灯奋战,宿舍里安静得只能听到她的翻书声和电台按键声。
汗水不会白流,赵立平成为集训中唯一晋级决赛的女兵,看着那专业比武第三名的奖状和闪闪发光的奖牌,她的心中充满了自豪。
主动转岗,“话务”展风采
随着部队的发展和改革,通信领域不断进步,赵立平意识到:仅仅掌握报话业务已经不能满足部队的需求。此时,话务员岗位的重要性日益凸显。赵立平主动申请转岗,希望能继续为部队贡献自己的力量。
“赵立平,通信执勤连。”——2017年5月,赵立平转隶新单位。面对新的挑战,她从零开始。
号码数量多、打字速度慢、听音识人不准……“新专业真的很难,要背记那么多号,有时候,背记了很久的号码还是会忘记,打字速度怎么也提不上去,听录音也经常听到精神恍惚……”选择的路,即使负重千钧,也要脚踏实地走完!赵立平揉着发酸的手指暗暗发誓。
最终,赵立平以“插班生”的身份最先出班上岗值勤。佩戴着工号17,坐在话务台前,赵立平嘴角洋溢着自信的微笑。
岗位再变,“奉献” 谱新篇
如今,赵立平已学成归来,担任旅总机负责人的同时还兼职卫生员岗位。
在校三年,赵立平刻苦钻研军队护理专业知识,被评为优秀学员,获得一等奖学金。
2021 年,赵立平赴北京301医院实习。科室接收了一位突发心搏骤停后被抢救过来的老人。赵立平主动请缨,担起护理老人的任务,每天为老人打针服药、喂水喂饭、擦拭身体。在赵立平的精心照料下,老人的状态逐渐稳定,心情也开朗起来,逢人就夸赵立平像自己的亲孙女一样贴心。
“学习是为了更好地实践,只有在护理岗位上服务好部队官兵和人民群众,才能在强军征程中实现价值。”谈起实习经历,赵立平眼睛依然会闪闪发亮。
2024年4月,赵立平代表旅队参加“救护精英”比武,“比武最难的环节是战场救护。”赵立平回忆说。为此她反复研究战场救护动作,每天练习上百遍,一次次突破自我。因为体能短板,她在搬运伤员和翻越战场障碍中多次累瘫在地,为此偷偷哭了好几次。
百炼成钢,破茧成蝶。凭借扎实的理论知识和过硬的专业技能,赵立平在比武中脱颖而出,勇夺第二名的好成绩。这一成绩实现了旅队卫勤专业比武奖项的“零的突破”。
走下比武场的她,满身尘土却笑容灿烂。作为旅队历史上首批卫勤精兵之一,赵立平像一朵绽放的花蕾,格外引人注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