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建立健全妇女社会心理服务体系

守护“心”健康 护航“她”幸福

  □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姚建

  □ 王丹青

  “王大姐,最近身体还好吧?孩子在学校怎么样?”

  听着电话那头传来爽朗的笑声,王明香暗暗松了一口气。“前段时间,妇联的同志找到我,说有一名大姐需要做心理辅导。”王明香是山东省临沂市费县的心理辅导师,“这次的当事人是一名困境儿童的母亲,沉重的经济压力、孩子的教育问题让她感觉喘不过气,需要心理疏导。”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了解到,在费县,各级妇联将妇女的心理需求纳入到每月两次开展的重点人群和家庭排查走访工作内容中,王大姐的需求,正是蒙阴镇妇联在一次困境儿童走访行动中发现的。“通过一段时间的心理疏导,王大姐打开了心结,能够积极地面对生活了。”虽然心理辅导工作早已结束,但王明香还是会定期回访。

  据介绍,权益受侵害、身处困境的妇女等一直是山东各级妇联关心关注的重点妇女群体。山东省妇联联合省委政法委、省卫生健康委联合在全省范围内开展“幸福护航”女性心理健康呵护行动,针对权益受侵害、身处困境等重点妇女群体,逐步建立健全困境妇女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及时发现、防范和化解婚姻家庭矛盾纠纷风险隐患和侵害妇女权益案件的发生,有效助力基层社会治理、促进平安山东建设。

  让专业队伍更“壮大”,让妇联队伍更“专业”

  山东省妇联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年底,山东省开展关爱帮扶18589件(次)、心理健康讲座218场次,受益群众4.6万人。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山东各级妇联不断深化基层妇联组织改革,其中,巾帼网格员与基层妇联组织的有效衔接,让妇联工作“打通最后一公里”成为可能,也为提供更精准的服务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最近,淄博市张店区体育场街道兴乔社区第一网格巾帼网格员于捷多了一项“新任务”,那就是点对点对接所管网格流动妇女,掌握居民心理状况和实际需求。据介绍,体育场街道在社区设立了“心语微家”辅导工作室,通过经常性心理健康走访关爱,将社会心理服务纳入网格化管理,为群众提供身边服务,像于捷这样的网格员便承担起这一工作。

  “在走访中我注意到,有一名独自带孩子的潘女士,生活中比较孤单,容易引发心理问题。”于捷告诉记者,“我把潘女士的情况上报后,一方面通过交流帮助她缓解焦虑情绪,一方面邀请她多参加社区活动,帮助她融入新环境。”

  如今在山东,越来越多的巾帼网格员、妇联干部正在通过妇联联合相关部门开展的培训等不断提升自己的心理辅导工作能力及专业性。

  淄博市张店区妇联执委、“心语微家”指导师李华告诉记者,她已在多个村(社区)为妇联执委、社区工作人员、网格员及社区党群人员开展“情绪及压力管理”“如何与来访者有效沟通”等课程,聚焦基层治理源头防治,将心理健康知识和维权服务送到广大妇女群众和家庭成员身边,满足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多元化心理需求。

  除了让妇联队伍更“专业”之外,目前,山东省、市两级已全部组建女性心理健康志愿者团队,吸纳心理咨询师、婚姻家庭咨询师、家庭教育指导师、精神科医师和社会心理机构等专业力量300余人。

  扩大“朋友圈”,织密一张“心灵守护网”

  今年9月,德州市妇联权益部接到了一通来自德州市拘留所的电话。

  “我们这有一名女性被拘留人,她患有抑郁症,有轻生行为,你们能帮帮她吗?”接到电话后,德州市妇联及时联系心理咨询师杨芳铭对该被拘留人开展了连续数日的劝导工作,使她重拾生活信心。

  德州市妇联权益部相关负责人表示,为保障女性被拘留人员的合法权益、关心关注她们的实际需求,德州市成立了妇女维权关爱服务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妇女维权关爱服务工作站,站长由市拘留所所长担任。同时,市拘留所根据被拘留女性在心理、法律、权益维护等各方面的需求向各部门点单、派单,各部门根据职责分工接单,接单部门完成相应的维权关爱服务任务后向市拘留所、市妇联交单,形成全链条闭环服务工作体系。

  其中,德州市妇联充分发挥在呵护女性心理健康中的优势作用,促进妇女教育转化,与市拘留所共同开展工作以来,已有7名女性被拘留人员被成功教育转化。

  打好“联合牌”、用好“朋友圈”,是妇联组织做好困境妇女心理服务工作的重要抓手。山东省妇联党组书记、主席孙丰华介绍,具体来看,在山东,由妇联组织负责心理关爱服务的具体组织实施,明确服务范围和服务内容,不断提升关爱服务水平;政法委和卫生健康部门在服务场地、专家推荐、服务规范等方面提供相关的支持和保障,如加强心理专家志愿者团队建设等。

  预防、排解、追踪,因需施策让关爱更贴心

  “朱老师,您能给我几分钟吗?”12月17日,临沂市春风心理志愿服务中心副理事长朱慧云作为兰山区妇联“妇联送课+村社区认课”活动的参与讲师走进半程镇沂田庄村,授课过程中,小美的妈妈啜泣着向朱慧云求助。

  “听完小美妈妈的描述,我深切地感受到一个妈妈的无助和焦虑。”朱慧云回忆说,她尝试用呼吸法让小美的妈妈平复了情绪,随后又引导小美妈妈通过孩子的表现看到孩子背后的真正需求,在父母如何做好情绪管理、维系家庭亲密关系、有效沟通等方面给予了专业心理辅导和建议。

  把妇女群众“听得懂”的心理课送到身边,让妇女群众的心理健康问题“被倾听”“得解决”,常态化回访及时发现问题……山东各级妇联联合政法委、卫生健康部门等,为有需求的困境妇女打造全周期的心理关爱服务。

  结合实际开展形式多样的女性心理健康教育活动,通过普及心理健康常识,帮助女性提高心理问题预警能力、判断能力和疏导能力;组织开展心理健康知识进社区、进企业、进家庭活动,举办心理健康科普讲座,围绕职场女性减压、家庭关系调适、家庭教育及亲子沟通等内容,帮助有需要的女性化解负面情绪、舒缓焦虑,提升自我心理调适能力。

  提供个性化心理关爱服务,依托“一站式”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中心、社会心理服务中心、网格工作站、心理健康中心、婚姻家庭辅导中心、婚姻家庭纠纷调解室、12338妇女维权服务热线等组织和阵地,为有需求的困境妇女制定心理关爱方案,提供心理辅导、情绪疏导、心理慰藉等个性化心理关爱服务。

  做好强化跟进服务帮扶,对可能存在心理异常的困境妇女,要引导其向社会心理服务机构或者医疗机构寻求专业帮助;对有心理健康问题的高危人群和存在婚姻家庭纠纷激化升级风险的家庭,要纳入当地平安建设风险隐患清单,实行专案攻坚、重点化解。

  “元旦、春节期间,山东多地妇联还将依据实际情况开展‘幸福护航’女性心理健康呵护行动进社区活动,为有需要的妇女姐妹送去‘娘家人’的心理关爱服务,希望她们即使身处困境也能重拾对生活的信心,活出精彩人生。”孙丰华表示。

中国妇女报要闻综合 2守护“心”健康 护航“她”幸福 2024-12-30 2 2024年12月30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