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尘

    本书作者罗伯特·戴博德与自家院子里的蛤蟆先生合影

    图片来源于网络

  “如果你为自己负责,你就会知道你有力量改变环境和自己。”“没有人能救你,除了你自己。”

  ——苍鹭医生对蛤蟆先生的忠告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是一本童话故事书,不过,它有点儿特别:打开童话故事这个“包装”,孩子们和爸爸妈妈能从蛤蟆先生的心理成长中学到不少心理学知识和自我疏导的方法呢!它是一本裹着童话外衣的心理书。

  阅读加油站 

  心理学家跨界写童话,英国的罗伯特·戴博德不是唯一,但也属于凤毛麟角吧。他是英国作家肯尼斯·格雷厄姆的粉丝,酷爱他的童话《柳林风声》,这个童话激发了罗伯特·戴博德的灵感,于是就有了这本《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

  书中很多有趣的细节包含了罗伯特·戴博德的个人痕迹。比如,蛤蟆先生第一次打电话给心理医生苍鹭时的电话号码,就是心理学家本人的电话号码。

  “蛤蟆先生”首次亮相于1997年的英国,他出生之初,罗伯特·戴博德就信心满满地开玩笑说:“这本书会卖出百万册。”说得没错,“蛤蟆先生”很快就以销量200万册被英国民众推崇为心理咨询经典。2020年8月,中文版“蛤蟆先生”在国内登场,一样博人眼球,至今已累计销售500万册啦!遗憾的是,罗伯特于2020年2月辞世。

  它告诉我们 

  一看书名,就知道它讲的是蛤蟆先生接受心理咨询的事儿。

  蛤蟆先生是个富二代,虽家境殷实,但一家人很少高高兴兴。他的爸爸古板严苛,妈妈懦弱无能,这让他从未感受到父母的关怀和暖暖的亲情,只有冷漠和批评。生活在这个冰冷的家里,他很自卑、很敏感。

  从7岁被送去私立学校,到大学选择拉丁语专业,再到毕业后继承家业,他人生中的每一步都是被安排好的。

  他努力地做着自己不情愿的事情,却得不到认可。他不断讨好他人,只换来批评和指责,却换取不到他人的好感。他感觉自己是个倒霉蛋儿,借酒浇愁,却因醉酒后偷窃被捕入狱。

  出狱后,蛤蟆先生的处境就更雪上加霜了:家园被黄鼠狼侵占、最心爱的村校董事职位可能被朋友夺取……无情的现实让他深陷抑郁,绝望得要自杀。幸运的是,他还有个好朋友河鼠,在生死关头制止了他,并推荐他去咨询心理医生苍鹭。

  十次的心理治疗,蛤蟆先生在苍鹭医生的引导下一起探索自己为什么爱炫耀、自卑和抑郁,看到童年经历对自己人格产生的深刻影响。他逐渐认识了自己内心的真实感受,学会了面对和处理负面情绪,实现真正的自我成长,最终重拾快乐与自信。

  边读边想 

  这是一本孩子和爸爸、妈妈可以共读的书。

  或许,我们身上也有蛤蟆先生的影子。面对爸爸、妈妈、老师、同学,以及身边的人,我们是否也像蛤蟆先生一样不敢真实地表达自己,过分关注他人对自己的看法、评价,久而久之,就活成了别人眼中的样子?

  读了这本书,可以获得一些力量,了解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学会如何建立自信心、改善人际关系、面对困难,获得幸福成长的力量。以后遇到不高兴的事儿,也可以学他的样子主动找心理咨询师聊聊。

  在这本书里,父母也能看到自己的影子,觉察自己身上的问题,跟随苍鹭医生学习共情的能力、提问的艺术、沟通的技巧,从而更好地实现亲子交流,帮助抑郁的孩子走出心理阴霾。

中国妇女报新一代 7■ 小尘 2025-01-06 2 2025年01月06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