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利群 中华女子学院院长、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媒介与女性教席主持人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持续推进大数据战略、人工智能战略、数字中国战略,加快网络强国建设,数字经济发展成效斐然。数字领域的不断拓展、数字技术的迅速更新以及数字经济规模的蓬勃壮大,为妇女事业高质量发展带来了新契机。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0年联合国大会纪念北京世界妇女大会25周年高级别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支持联合国把妇女工作放在优先位置,要在解决性别数字鸿沟等新挑战上有所作为,使妇女目标成为2030年议程的早期收获。2024年9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向上海合作组织妇女论坛致贺信中强调:“中国愿同各方一道,通过数字赋能推动科技创新和妇女事业发展。”2025年是北京世妇会召开30周年,中国将举办纪念北京世妇会30周年全球妇女峰会。在迈向“北京+30”的重要时刻,以数字赋能推动女性全面发展将成为新的学术研究与实践热点。
数字赋能女性已成为全球妇女事业共识。数字赋能女性作为全球性议题,是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重要条件,受到国际社会高度关注。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指出到2050年,75%的工作都将与STEM领域相关,呼吁在数字领域弥合性别数字鸿沟,确保女性在数字技术领域各个层级发挥决策作用;《可持续发展目标进展:2024性别快报》中提到数字技术为性别平等和女性赋权带来巨大机遇,也带来了风险;《联合国未来峰会技术契约》敦促消除妇女平等参与和领导科学、技术及创新的障碍。数字赋能女性领域的专家学者应把握国际社会对妇女工作的共识,对数字赋能女性的国际化议题进行深入考察,推动数字赋能女性研究,开拓全球视野,加强国际学术交流。
数字赋能女性是我国妇女工作的聚焦重点。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并积极推动数字赋能女性创新发展,采取了积极有力的措施。《中国妇女发展纲要(2021—2030年)》提出全面提升妇女的媒介素养;2024年1月,全国总工会印发《女职工数字技能提升方案》明确表示要加大数字时代的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女职工培养力度;2024年9月,我国提出“人工智能能力建设普惠计划”,提议通过数字赋能女性发展加强同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普惠合作。我国数字赋能女性工作效果显著,中国妇女占劳动力的40%以上,占企业家的55%,占科技人员的45.8%,占参与新形式商业人员的32.7%。我国在数字赋能女性方面的各项政策、举措、法律法规等“中国方案”将成为研究者的关注目标,女性参与数字经济、新形态就业、STEM教育、女性数字就业环境等研究会成为新热点。
数字赋能女性需要创新发展路径。数字技术飞速发展带来了性别刻板印象、性别数字鸿沟、算法平台偏见等诸多挑战,数字赋能女性的发展路径需要升级创新。首先进行数字思维建设,增强女性数字理解、唤醒数字意识、提升数字思维;其次通过学习数字技能,提升女性技术能力,激发创新潜能,助力职场跃升;第三为数字经济增效,投资妇女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助力女性成为新质生产力的贡献者,优化数字经济环境。数字赋能女性创新发展路径的理论框架、研究方法、效果研究等将成为学者们关注的重点议题。
《新女学》周刊是女性研究的理论前沿阵地,荟聚众多妇女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产出了大量有影响力的学术成果。衷心希望在2025年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数字经济与妇女工作的重要论述与指示要求,积极推动女性参与数字经济发展,弥合性别数字鸿沟,助力女性成为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