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女理论与实务研究的识变、应变与求变

  ■ 郭晔 中国妇女研究会秘书长、全国妇联妇女研究所所长

  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进程中,让妇女走在时代前列、让男女平等落到实处,妇女理论与实务研究大有可为。身处时代浪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妇女理论体系的建设,必须做到敏锐识变、积极应变、主动求变。

  敏锐识变,洞悉妇女研究的时代所需。当前,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正在引发深刻的社会变革。妇女理论与实务研究需要更加坚定地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不仅要阐释好指引中国妇女事业发展的新思想、新论断,更要从道理、学理和哲理上说清楚内在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不仅要研究透中国妇女儿童和家庭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更要洞察互联网、人工智能和新技术为作为社会关系总和的每个人以及作为社会关系重要纽带的每个家庭,带来的深刻而深远的影响;不仅要科学、客观评估新时代女性在“两个生产”中发挥独特作用的价值体现和现实需求,也要高度警惕极端化、标签化与“流量为王”“信息茧房”等叠加造成的性别对立与思想分化。

  积极应变,创新妇女研究的范式方法。迎接挑战,最根本的是改革创新。妇女理论与实务研究需要更广阔的学科视野,积极促进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打破学科壁垒,整合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法学、政治学等多学科的资源和优势,形成综合性研究视角和方法,突破研究的瓶颈与局限;需要更鲜明的政策导向,准确把握国家“十四五”发展规划各项政策要求和目标任务,积极运用大数据分析、社会网络分析等方法,科学评估男女两性的现实差异和妇女的特殊利益,精准把握妇女儿童和家庭发展的实际需求和堵点痛点,为“十五五”规划设计打下坚实基础;需要更扎实的务实态度,及时跟进了解政府部门、司法机关促进男女平等、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的举措,基层妇联组织、社会各方促进妇女全面发展、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经验探索,各条战线、不同群体女性勇做时代书写人、追梦奋斗者的火热实践,将理论研究成果及时转化为行动建议,在实践中不断检验和完善理论,真正形成理论与实践的良性互动。

  主动求变,增进妇女研究的国际合作与对话。历史发展有其规律,但人在其中不是完全消极被动的,不仅能够因时而变、顺势而为,而且能够主动求变、创造机遇。5年前,中国倡议在2025年再次召开全球妇女峰会。妇女理论与实务研究需要紧紧抓住北京世妇会召开30周年的重要契机,不断拓展研究对话领域,在传统的性别暴力、妇女就业等问题上展示新行动,在妇女与科技创新、生态环境保护、文化传承等新领域开辟新赛道;不断深化研究对话深度,以妇女健康和教育水平的提升为人类减贫事业贡献新经验;不断增强研究对话影响力,在全球性别平等指数研究中增加妇女普惠发展新视角,在更多“小而美”项目中纳入妇女发展新议题,响应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和全球文明倡议提出“男性女性携手发展”的中国主张。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不断在实践和理论上进行探索、用发展着的理论指导发展着的实践。希望《新女学》周刊作为推进妇女研究思想交汇、学科交融的坚强阵地,不断增强思想引领力、问题洞察力,紧跟时代步伐,携手妇女理论与实务界的各位同仁,共同为注定不平凡的2025年贡献我们的汗水与智慧,努力为构建中国妇女研究自主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贡献力量。

中国妇女报理论 5妇女理论与实务研究的识变、应变与求变 2025-01-08 2 2025年01月08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