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许明 郭雪颖
蛇年春节档电影中,由王宝强、刘昊然主演的电影《唐探1990》,原本备受期待,然而,其表现却不尽如人意。
近年来,国产电影呈现出新的气象和发展态势,一面是“主旋律”、正能量被不断唱响,一面是影片题材、类型的“多样化”趋势不断走深,探索出不少具有中国特色的电影类型片。“唐探”系列电影可以说正是其中代表——该系列电影创造性地将悬疑推理片、侦探片与喜剧片进行融合,自2015年推出首部《唐人街探案》以来,到今年春节档的这部《唐探1900》,历经十年,打造出了颇具影响力的“唐探IP”和故事宇宙。
所谓“类型片”,其实质是电影产业化后形成的一种影片生产机制,即影片的叙事、人设、主题经市场、观众检验与认可,形成了相对稳定的创作模式,而后电影出品方依照这种模式,定期输出此类作品,以飨观众,同时获得票房和口碑回报。
统观“唐探”系列的前三部,质量上虽略有起伏,但其在悬疑推理的设计与抽丝剥茧的解密叙事,在侦探形象的塑造与插科打诨角色的搭配,在电影元素的融合创新与作品情绪价值的传递方面,可以说打造出了一个类型片应有的架构和样态。如果按照这个路数继续做下去,片方有可能打造出中国式“系列”电影,一如享誉世界的“波罗”系列影视作品、“福尔摩斯”系列影视作品,甚至可以向着“007”系列这类经典电影品牌努力。
可惜,《唐探1990》是一部非典型的原系列作品,甚至像是“番外”篇,它将自身所具有的“悬疑推理+搞笑”主打元素淡化,把北美原住民历史问题、辛亥革命背景、家国情怀的抒发推到前台,成为叙事重点,这使观众很难从作品中看到期待中的悬疑推理意味。当观众看明白了这部作品的主题立意,准备在侦探(秦福)与助手(阿鬼)的带领下享受“推理”爽感时,影片却给了个简单、肤浅的破解过程,以一场当众讲解的方式把“推理”一股脑补上,弱化了破解过程的呈现与解析,也就消减了观众观看时的心理体验感和爽感。因而这部《唐探1900》,类型依旧在,但情节与元素却略显乏力。
作为主打“悬疑”与“搞笑”的系列作品,悬疑与推理的故事线没能带来充分的爽感,那么《唐探1900》中安放进来的更丰富、更宏大的议题,表现力与完成度又如何呢?《唐探1900》在故事起源处将东方快车谋杀案元素和福尔摩斯元素抛出来,给影片戴上一顶悬疑色彩的帽子,而后开始营造喜感,秦福和阿鬼配对成功后,开始揭示北美华人的血泪、辛亥革命的重要性、美国党派政治的“阴暗”、抗议《排华法案》和保护唐人街的意义,中间融入北美华工修铁路和印第安人被驱逐的历史、金陵福的魔术、庚子事变等内容,以此来架设这部影片宏阔的故事背景。创作者让一部悬疑推理喜剧融进这么多创新点,初衷当然是想开拓影片的主题深度,将影片升华到家国情怀、民族大义的高度,但由于严肃主题与喜剧效果的融合衔接并不自然,人物的行动逻辑与故事的发展逻辑不够顺畅,反而令人感到像是不伦不类的元素拼贴,既没能获得悬疑推理的爽感,也没能深入思考严肃的历史与民族议题。此外,《唐探1900》设计的笑点,大多是对一些“老梗”的“翻新”,比如秦福和阿鬼初相识时的场面设计,两人拥抱翻滚配上《Only you》的音乐,让观众有梦回《大话西游》的感觉;白轩龄对秦福和阿鬼说“阿福阿贵,天生一对”;秦福对着白振邦不断叫“振邦哥哥”,对方回应“好冷”;尹正饰演的印第安族长角色让阿鬼向秦福传话“再盯着我妹妹,就把你头拧下来头盖骨装酒喝”,阿鬼翻译为“你要是能找到凶手,就把妹妹嫁给你”……这些喜剧性桥段的设计意在让影片充满喜感,但仔细品味这些喜感,又让人有似曾相识之感,大大削弱了影片的“笑果”。本想将“唐探”系列的新故事置入一场充满情怀的历史回溯中,无奈创作的火候撑不起宏大的初衷,《唐探1900》给观众的感受,便是既丢掉了系列IP的本色发挥,又没能开拓出新的惊喜。可见,国产类型片想要打造出经久不衰的经典IP,仍需创作者不断提升讲故事的功力与水准。
(作者单位:山东女子学院 山东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