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姚建
“今年过年,我和骑手姐妹们收到了妇联送的关爱大礼包,真真切切感受到了‘娘家人’的温暖。”
“我们村妇联主席把在家的几个姐妹召集起来,一块学习艾草加工的技能,人均一年能收入5000多元。”
“参加妇联干部能力提升培训班,更让我感受到作为妇联执委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今后工作中,我将把自身工作和妇联工作结合好,把单位的女职工服务好。”
如今,在山东聊城,通过探索“制度+体系、传统+新兴、队伍+品牌”,重塑妇联组织格局、丰富妇联组织形态、激活妇联组织动能,7000余个妇联组织同频共振,5万多名执委履职担当,推动基层妇联组织建设全域提升,进一步筑牢妇女儿童幸福基石,妇女儿童幸福指数大幅提升。
夯实基层基础,织密传统领域组织覆盖网
聊城市是革命老区、农业大市,下辖136个乡镇(街道)、2000余个行政村。因历史原因,聊城市各类机构的人员编制数量处于山东省较低水平。群团改革后,基层妇联组织架构健全,但人员配备上仍不足。
针对县乡工作力量相对薄弱问题,聊城市妇联联合市委组织部、市委编办、市财政局出台《关于深化县、乡妇联组织改革工作的通知》,明确提出:“充实加强县级妇联专职干部队伍”“各乡镇(街道)妇联设主席1名、专兼职副主席3—5名,执委21—25人,根据实际配备妇联专干2—3名”。县级妇联通过增加编制、设置公益岗、选派挂职干部等方式增配人员,专职干部数增加26%;乡镇妇联也有了专职标配,执委人数全部在21人以上。在镇村,构建“妇联+网格化”工作体系,推进镇村微网格建设。以镇街为单位划分片区式网格,镇街妇联主席为镇级“网格长”,执委为镇级“网格员”;以自然村(社区)为单位,各村(社区)妇联主席为村级网格长、执委为村级网格员,镇村两级妇联执委各守一格,实施“四访三清两心愿”工程,零距离听取民声、掌握民情。
聚力攻坚破难,健全新兴领域妇女组织链
2024年,聊城市妇联将“三新”领域妇联组织建设列为全市妇联系统聚力攻坚突破改革工作,打造“新火聊圆·她先行”品牌,推动纳入市委重点改革项目,联合市委组织部、市委社会工作部召开专题推进会,并在全省率先下发“三新”领域党建带妇建、妇建促党建扩面提质行动的意见,分层分类精准排查“三新”组织运营及党组织组建情况,建立健全“三新”领域信息库、从业人员数据库、女性花名册、优秀典型花名册“两库两册”,定期更新数据信息。实施“双十百千”行动,推动10个“妇字号”龙头企业和10个重点行业妇联组织建设,规范建立100个“三新”领域妇女之家(妇女微家)、开展100场巾帼暖“新”活动,培树1000名巾帼“领头雁”、到2026年建立千个“三新”领域妇联组织,实现全覆盖。
目前,该市在新经济新社会组织建妇联778家,在快递物流、外卖、直播电商行业建妇女组织22家,在轴承产业链、嫁接工等特色群体中建妇女组织5家。
组织成立,服务跟上,从有形覆盖到有效覆盖。聊城市妇联统一“先把服务做进去、再把作用带出来”思想,大力开展暖“新”活动。茌平区实施“卡嫂赋能项目”、打造“卡嫂共富工坊”,举办“卡家成长营”,提升货运行业司机家庭的归属感和认同感;东昌府区建立“妈妈书屋、剪纸、科技助农”等特色“妇女微家”,利用阵地不断优化服务;阳谷县先后走进20家企业开展“送温暖”活动。目前,全市开展政策宣讲、亲子研学、健康查体等暖“新”活动319场次。
打造工作品牌,提升妇联组织影响力
聊城市妇联连续两年将新兴领域妇女组织负责人、机关单位妇联干部纳入妇联系统培训计划。2023年以来,全市各级妇联开展中国妇女十三大精神解读、直播电商创业就业、AI引领新质生产力等培训156场,覆盖1.4万人次。制定一“执”为她市妇联执委轮值、领办项目等制度,53名市妇联执委分为6个团,每团5—7人,每2个月开展集体活动一次。各级执委结合自身优势层层铺开,领办巾帼创新创业、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儿童友好等一“执”为她项目,切实为妇女儿童办实事、办好事。
组织为基,在各级妇联组织联动的共振效应下,聊城市妇联的各项工作在基层“落地生花”。巾帼“聊”亮让思想政治引领无处不在,“水城巾帼美”志愿服务如阳光般暖人心脾,“让爱住我家”倡导广大家庭自觉传承好家风,“水城家和”成为群众信得过的调解专家,“让妈妈回家”进一步解决妇女群众在家门口就业难题……
“下一步,聊城市妇联将继续深化基层妇联组织建设和改革,进一步提升妇联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影响力,让妇联工作成果惠及更多妇女儿童和家庭。”聊城市妇联党组书记、主席丁洁清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