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星”闪耀 “玲丽”姐妹花高原携手克难题

    蒋玲和王理丽在国家电网高海拔高电压实验室内工作。受访者供图

  □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见习记者 马伟

  冬日清晨的青海西宁,呵气成霜,寒风凛冽。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走进青海省西宁市国家电网高海拔高电压实验室,在这片充满科技气息与厚重使命感的领域,探寻“玲丽”姐妹花——蒋玲和王理丽的工作日常。

  试验现场的紧张时刻

  “准备升压!”青海省西宁市国家电网高海拔高电压实验室特高压试验大厅内,试验负责人蒋玲的声音格外响亮有力。随着她的一声令下,试验操作员迅速按下升压按钮,电压稳步升高。所有人都屏气凝神,紧紧盯着试验装置。电压持续攀升,间隙的空气中开始闪烁着极为微弱的淡蓝色光晕,若非经验丰富的试验人员,根本难以察觉。

  “注意,倒计时5秒!”蒋玲的声音再次响起。

  “间隙击穿,降压!”刹那间,蒋玲迅速下达指令,操作人员立即操作降压按钮。变压器的轰鸣声逐渐平息,电压缓缓回落,试验人员立刻围拢到试验台前,仔细观察并记录各项数据。

  这是蒋玲和王理丽带领国网青海电科院高海拔高电压试验团队,开展高海拔3米空气间隙放电机理试验的现场。

  这座于2019年年初建成投运的高海拔、高电压“双高”实验室,在清冷的晨曦笼罩下,宛如一座坚毅的科技堡垒,散发着神秘而独特的气息。这里是唯一能同时对交流1000千伏、直流±1100千伏电压等级输变电设备进行精密组装和严苛试验的综合实验室。

  在特高压试验大厅,高大的试验装置整齐列队,犹如一个个巨人,散发着令人敬畏的气息。试验间隙,蒋玲向记者介绍:“除了开展外绝缘特性研究试验,我们还在春节前争分夺秒完成了青南换流站、柴达木换流站以及各750千伏电压等级绝缘绳、操作杆、绝缘拉杆、验电器等带电作业工器具的预防性试验200余项,确保春节后电网工程开复工和春检等工作的顺利开展。”

  “玲丽”姐妹花的独特风采

  在这个以男性为主导的高海拔高压试验团队中,蒋玲和王理丽这两名女子,格外引人注目,她们被大家亲切地称为“玲丽”姐妹花。

  蒋玲身形娇小,站在高大的试验设备前, 显得很渺小,但当她全身心投入工作时,那股严谨细致的劲头便展露无遗——目光坚毅,敏锐地观察和记录着每一个实验细节和数据。

  王理丽,这位典型的重庆“辣妹子”身材高挑,活力满满,穿梭在试验现场,脚步轻快而坚定,脸上总是洋溢着自信的笑容。

  “我大学毕业后就分到了这个团队,刚接触高电压工作时,心里别提多复杂了,紧张、激动又忐忑。蒋玲姐比我早来一年,我看到她工作时沉稳、从容的模样,打心底里佩服,当时就暗下决心,一定要像她一样优秀。”谈及蒋玲,王理丽满脸敬佩。

  蒋玲在一旁听到后,嘴角上扬,笑着回应:“理丽充满活力与闯劲。我们团队不仅要开展各种实验,还承担了许多科研课题开发,她性格活泼,思维像灵动的小鹿,在课题攻关时总能想出新奇的点子。我们常常一起交流讨论,有时还会为一个细节争得面红耳赤。但问题解决后,那种喜悦简直无法用言语形容。”

  在实验室里,“电闪雷鸣”是她们的工作日常,不同个性,让她们在工作中形成了完美互补。王理丽笑着打趣:“蒋玲姐工作时特别严谨,一项试验总是反复推演、验证,生怕出一丝差错,我还总笑她‘怕闪电’!”蒋玲也不甘示弱:“理丽干练又爱钻研,一年到头,有200多天都泡在实验室里。我就说她‘爱闪电’。”

  携手攻克技术难关

  “有一次,在开展特高压换流变感应耐压带局部放电检测试验时,突然出现突增情况,我和理丽初步判断是高压侧存在干扰,但对于具体原因,我们却产生了分歧。”蒋玲向记者讲述了她们曾经遭遇的一次试验挑战。

  “那一天,我们围绕这个问题争论到深夜——我认为是匹配阻抗不可靠导致的,而蒋玲姐则坚信是防晕措施不完善造成的。”说起当时的情景,王理丽记忆犹新。为了得到成功的试验数据,试验团队先以蒋玲的想法,完善了所有连接线的防晕措施,再次试验后,局放有所减小,但仍未达到合格标准。随后,又根据王理丽的思路,对匹配阻抗进行精细调整,最终试验成功了。“试验成功的那一刻,我俩相视而笑,给了彼此一个拥抱。”王理丽扶了扶眼镜,笑着说。

  蒋玲对王理丽在专业领域的大胆探索赞不绝口:“理丽非常聪明,对于很多专业问题和试验方案,她总能提出新颖思路,这对我启发很大!”

  如今,在蒋玲、王理丽等科研人员的共同努力下,高海拔高电压实验室配套主设备已全部实现国产化。近10年来,已累计开展高压试验1.7万余次,先后助力青豫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川渝特高压交流输电工程、白江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金上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等多个特高压工程,在高海拔外绝缘配套技术等领域,创造了多个国内外“首个”和“首次”。

中国妇女报要闻综合 2“双星”闪耀 “玲丽”姐妹花高原携手克难题 2025-02-12 2 2025年02月12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