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千肖像动心扉》:礼赞科学精神 探求科普真谛

  ■ 马惠娣

  新年伊始,我收到的第一份礼物就是苏青的新作《万千肖像动心扉——中国科学人物剪影》(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25年1月版)。这是继《岁月如歌话人生》《携诗远行畅情怀》《青诗白话道真言》之后,苏青4年之内出版的第四部科学人文著作。

  感慨苏青的高产。苏青既勤于笔耕,又着力推动科学普及,可谓使命昭然,步履笃定。新著《万千肖像动心扉》用72篇文章讲述了72段科学人物故事,展现了大国科技背后默默奉献的科技工作者的风采。

  感慨苏青的人文情怀。他的每一部作品都将社会科学、人文情怀、诗文艺术融入科技领域,用生动的笔力描绘新时代科技强国的波澜壮阔,用翔实的史料彰显科学家群体的精神品格和职业操守。特别值得称道的是,这72幅科学人物剪影中不乏杰出女性。其中既有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屠呦呦;也有新中国第一批女教授、女博士生导师之一,著名火工品专家陈福梅;还有“王麦林科学文艺创作奖”创设者,新中国第一代科普工作组织者、推动者、实践者,科普作家王麦林,等等。苏青满怀敬意赞美这些卓越女性的“慈爱、坚韧、奉献和业绩”,认为她们“为广大男性树立了榜样,成为我们心中的‘女神’”。

  感慨苏青职业生涯多重角色的自如切换。苏青先后从事高等教育、新闻出版、行政管理、党务纪检、科学普及等工作,不同的角色和经历涵养了他的谦谦君子之品和学识厚重之气,培育了他始终如一的学术情怀和创作激情。

  感慨苏青笔下的科学人物。《万千肖像动心扉》中的每个科学人物都是那么的亲切、可爱、可敬,这些科学人物的逸闻趣事鲜活生动、真实感人,他们的金句箴言则诙谐隽永、充满哲理,读来令人不忍释卷。

  读苏青的新著,我同时也在思考一个问题:当科学技术成为社会建制中的重要角色时,那么,如何理解科普的真谛?如何培养高水平的科普队伍?如何传播公众理解的科学?这同样成为十分紧迫的问题。因为,我发现,但凡科学技术发达的国家,都有繁荣的科普事业,都有高水准的科普作家队伍,都有大量优秀科普作品面世。

  比如,法国百科全书式的哲学家狄德罗可以说是这方面的杰出代表。18世纪中叶,他与达兰贝尔等人联合180多位多学科学者组成“文人学者社团”,发起了以编写《科学、美术与工艺百科全书》为主的知识普及运动,为法国国民素质提升和科学技术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英国是获得“诺奖”最多的国家之一,诞生了牛顿、达尔文、霍金等科学巨匠,出版有《大英百科全书》这样的科普鸿篇巨制。1826年,著名物理学家、化学家法拉第创设“圣诞科普讲座”,并19次登台演讲。这项科普活动延续200年,一代代科学家用浅显易懂的语言向公众普及了科学知识、传播了科学精神。

  科普是一项崇高的事业。历史不但见证了科学推动人类社会发展所做出的丰功伟业,还彰显了科学促进人类文明进步所蕴含的人文价值。科普又是一项极富魅力的事业,它不仅提升公民的科学素质,还激励人们探索真理、独立思考、开拓创新。

  是的,这就是科普的真谛!按照这个认知标准来衡量,《万千肖像动心扉》等优秀科普作品就是在引领中国的科普事业,越来越多的“苏青”加入这支队伍则预示了这项伟大事业的光辉前景。

  (作者为中国休闲文化研究中心主任)

中国妇女报理论 6《万千肖像动心扉》:礼赞科学精神 探求科普真谛 2025-02-12 2 2025年02月12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