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冬会为“冰雪热”再添一把火

□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见习记者 李熙爽

  □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见习记者 李熙爽

  2月7日至14日,第九届亚洲冬季运动会在哈尔滨举办。这场盛会不仅唤起了人们对冰雪运动的向往,也将这个冬季旅游的“冰雪热”推向高潮。

  曾几何时,提起冬季的北方、提起冰雪,人们想到的是沃野覆雪、江河冻结的寂寥,想到的是低温天气给经济发展带来的挑战,想到的是项目停工、人们“猫冬”;如今,在冬季走入黑龙江、吉林等北境边城,看到的是红红火火的冰雪旅游,是欣欣向荣的发展景象,是朝气蓬勃的冰雪产业。

  亚冬会的举行,更如一场东风,将大众对冰雪的热情充分点燃。数据显示,春节假期,黑龙江累计接待游客2626.3万人次,实现游客花费336.5亿元;在吉林省,长春、延边等传统热门冰雪旅游目的地受到游客关注,长白山景区进入春节全国热门景区榜单前10位;辽宁省游客接待量同期增长30.57%,旅游收入同期增长30.11%……

  数年之间,“冷资源”变成了“热经济”,变化是如何产生的?

  思路一变天地宽。天寒地冻的自然环境,曾制约冰雪大省的发展。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重要理念,为多地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竞争优势指明方向。北京、东北等冰雪资源丰富的地区把发展冰雪经济作为新增长点,推动冰雪运动、冰雪文化、冰雪装备、冰雪旅游全产业链发展,开启了冰雪经济发展的新篇章。

  消费升级促发展。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的消费观念正在不断转变。游客不再满足于“下车拍照、上车睡觉”的观光游,渴望个性化、多元化的旅游体验。观赏冬捕仪式的同时了解古老神秘的渔猎文化,在冰雪大世界与天南海北的游客一起合唱、蹦迪……这几年,全国多地不断挖掘冰雪市场,将“冰雪”与文化、运动、健身、休闲等业态相融合,打造“冰雪+”旅游模式,满足了新一代消费者对高品质旅游的需要,擦亮了“冰雪游”的名片。

  优化服务是关键。2024年元旦,哈尔滨因冰雪游出圈,旅游热度同比增长240%,旅游总收入约60亿元。“尔滨”的火爆,与服务质量的提升、旅游环境的改善息息相关。冻梨摆盘、人造月亮、驯鹿出游……这种“掏家底”式的用心服务,赢得了全国游客的点赞。冰雪资源一直都在,提高含金量是关键。近年来,各地纷纷在服务方面下功夫,优化服务模式,创新服务举措,努力打造安全、有序、舒适的旅游环境,助力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

  冬奥会带动“三亿人上冰雪”,亚冬会再燃“冰雪热”,几年来,我国冰雪经济就如同一颗种子,破土萌芽、拔节生长。三月将至,冰雪将融,但冰雪经济发展的脚步不会停止,它迎来了自己的春天,即将走入更美好的明天。

中国妇女报视点深度 4亚冬会为“冰雪热”再添一把火 □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见习记者 李熙爽2025-02-14 2 2025年02月14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