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婆说,“一家人挤在一起欢欢笑笑,这份快乐,就让吃汤圆的幸福增加了好多倍。汤圆汤圆,也就是团圆团圆啊!”

外婆的汤圆

■ 杨楚楚

  ■ 杨楚楚

  “我要吃老太做的汤圆!”

  当四岁的儿子煜铭说出这句话时,我和妈妈面面相觑,都吃了一惊。儿子的老太,即我的外婆,已经耄耋之年了。她最近身体不适,在床上躺了三天,几乎没吃口像样的饭,连说话都显得有气无力的样子。妈妈细心伺候着。我嘴上虽一直说些有趣的话题,心里却在暗暗着急,也暗暗祈祷外婆早日康复。可这时,儿子忙中添乱,要吃汤圆,而且“点名”要我的外婆来给他做。这不是让大家为难吗?

  也难怪儿子想吃我外婆做的汤圆。外婆的确是做汤圆的一把好手,经她巧手做出来的汤圆,左邻右舍无不竖起大拇指夸赞。

  外婆做汤圆用料考究,糯米须是自家种的,糯米粉加工回来后,她还要将米粉均匀地铺在棉布上,放到屋外阳光下晾晒半天,似乎是要将阳光的温暖和明媚一同融到面粉中。她调制的馅儿也很考究,荤素搭配适合。肉要新鲜的五花肉,不能太精,太精了没有丝滑感;也不能太肥,肥了会显得油腻,影响胃口。素馅通常只用一种,就是药芹,散发着自然清香,与肉酱是绝配,好吃又健康。

  最绝的是外婆包汤圆的手法。只见她左手把持着揉成长条的糯米面,一抖一抻,成了一段柔柔顺顺的糯米面条,右手一掐一扽,一会儿工夫,一个个大小匀称的糯米面团就落在案板上;又见她把面团放到手心团上两圈,猛的一压,变戏法似的,面团就变成了圆圆的面片。然后,她用左右手指一齐捏住面片,飞快地捏转两圈,在左手没有停止捏面的同时,右手已经抄起筷子,挑过一筷子馅儿喂进,左手一个合拢就将馅儿包在了面皮之中。她两手再交叉一团,一只形圆馅饱的汤圆就做成了。看外婆做汤圆的过程,是一种充满节奏和韵律的享受!外婆做的汤圆盛到碗里,更是大小一致,像一母所生的多胞胎娃娃,彼此难以分辨,憨态可掬……

  因此,儿子特别喜欢吃我外婆做的汤圆。

  听到曾外孙说要吃自己包的汤圆,老太太眉开眼笑,浑身来劲儿,连声说:“好,好,老太这就起来,给我的心肝宝贝包!”我和妈妈忙上前阻止,说:“身体不好就别硬撑,‘小赤佬’乱说话,睬他哩!”外婆却不依,说:“孩子想吃,我就高兴给他做!”说话间已经撸起毛毯,摸索到床边坐了起来。

  我和妈妈不敢再吱声了。妈妈还背对着外婆,朝我吐了下舌头。

  我和妈妈按照外婆的指点,备好糯米面、肉酱和芹菜馅儿,并一起把面揉好。外婆坐到桌前,手里抓捏起面团,就像是牵手了一个知心的老姐妹,整个人似乎都年轻起来了,她边干活边对我和妈妈说:“小时候,一年到头都难得吃上一次汤圆呢。我只要做起汤圆,家里就像过节!”

  外婆得意地包着汤圆,亮亮的眼睛看着妈妈说:“你是逢年过节盼着汤圆长大的。”目光转向我时,说:“楚楚是经常吃着汤圆长大的。”最后,目光停留在一旁学包汤圆的煜铭身上,思考着:“你,我的宝贝曾外孙是怎么长大的呢?”

  “他啊,是玩着汤圆长大的。”我逗趣说。

  “他还没长大呢。“外婆万般怜爱地望向煜铭说,“以前吃上一顿汤圆不容易,但一家人挤在一起欢欢笑笑,这份快乐,就让吃汤圆的幸福增加了好多倍。汤圆汤圆,也就是团圆团圆啊!”

  毕竟岁月不饶人,外婆今天包汤圆的速度比以往显然是慢了许多。汤圆的大小也不是那么齐整划一了。她一阵兴奋劲儿过去后,也似乎后继乏力。她轻轻叹了口气,像个哲人一般说:“原先,我是包汤圆的妈妈,后来我的女儿做了妈妈,我就是包汤圆的外婆了。如今,身份又有了变化,成了包汤圆的老太。汤圆还是这个汤圆,没有变化,变化的是它旁边的人。时间跑得太快啦!”

  外婆的声音中带有颤抖,那是人到暮年时明显的不舍和伤感。我和妈妈没想到外婆的情绪变化这么快,一时愣住了。

  这时,儿子把他玩着包的汤圆举过头顶,大声嚷嚷:“老太,我要包一个最大最圆最甜的汤圆给你吃呢!这个汤圆,叫长寿牌汤圆!”

  我与妈妈都拍手称好,煜铭太有心了!

  我的外婆,搂过曾外孙的头,哈哈笑着:“你就是老太的最大最甜最圆的宝贝汤圆啊!”抖动的皱纹间,外婆眼里依稀闪着泪花……

中国妇女报新文化 6外婆的汤圆 ■ 杨楚楚2025-02-14 2 2025年02月14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