条条“民生干货”诠释“人民至上”

□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评论员 韩亚聪

  □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评论员 韩亚聪

  民生话题有多热?3月9日的全国两会民生主题记者会还未结束,便迅速成为舆论焦点,多个相关话题登上热搜,不少金句广为传播。

  有热度,是因为有温度;有金句,意味着有干货。从关注群众的腰围、体重,到着力解决房子隔音不好、渗漏、开裂、反味等问题,再到连续三年每年补贴职业技能培训1000万人次以上……部委的每一项回应、每一个举措,都精准对接人民群众的所思、所盼、所急。

  一场新闻发布会,引发广泛热议,可见民生之重、民生之大。每年全国两会,老百姓最期盼的,始终是实实在在的民生政策。此次民生主题记者会,信息量很大,细节感拉满,部委负责人说话接地气,政策不“高冷”,有力传递了浓浓的民生温度,生动诠释了“人民至上”的价值取向。

  事实上,很多时候,人们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源自“被关注”。求职遭遇“黑职介”、老旧小区环境欠佳、儿童活动场地不足,这些都是老百姓在日常生活中可能面临的问题。而记者会释放出的诸多民生信号,恰恰是对一系列此类民生问题的关切与回应,既说到了老百姓的心坎里,又针对一项项急难愁盼给出了解决办法。同时,也能看到很多政策举措在顺应人民群众需求变化而变化。比如,推动儿童福利从孤弃儿童生活保障向所有需要帮助的困境儿童关爱服务延伸,推动养老服务从过去“三无”老年人为主向全体老年人拓展等,传递了清晰的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

  从“民生干货”中感受民生温度,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一个个具体的民生举措,更是通过两会这一平台,凝聚社会各界共识、汇聚民智民力的生动实践。

  每个人都有朴素的愿望,孩子能接受优质教育,老人能享受良好的养老服务,年轻人能拥有更多发展机遇……饱含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当这些声音被倾听、被重视,需求得到回应、得到满足,就必定能够凝聚更广泛共识,汇聚更强大力量,共同创造更加幸福的生活,把祖国建设得更加繁荣富强。

中国妇女报2025两会特刊 4条条“民生干货”诠释“人民至上” □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评论员 韩亚聪2025-03-10 2 2025年03月10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