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住房、看病、养老,四部门负责人一一回应

咱的“心上事”,国家的“上心事”

□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田梦迪

  □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田梦迪

  3月9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举行民生主题记者会,民政部部长陆治原、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王晓萍、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长倪虹、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主任雷海潮就民政、就业和社会保障、住房、卫生健康等相关问题回答中外记者提问。

  推动儿童福利与养老服务新发展

  伴随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与人民需求变化,民政民生保障正从兜底性、基础性迈向普惠性。陆治原介绍,将通过完善保障政策确保孤儿和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得到高质量养育保障,利用资源优势为有需求的困境儿童提供委托照护、康复照料等服务。

  陆治原表示,将加快健全城乡三级养老服务网络,以教育、医疗为参照,在县(区)建立综合养老服务管理平台,在乡镇(街道)设立区域养老服务中心,在村(社区)完善养老服务站点,构建起县、乡、村三级服务网络,打造一刻钟养老服务圈,让老年人能便捷地获取养老服务。

  以有力举措筑牢就业保障网

  就业是民生头等大事,今年应届高校毕业生1222万人,如何实现稳定就业?对此,王晓萍表示,面向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出台新一轮支持政策,稳定招聘规模,扩大“三支一扶”、西部计划等基层项目人员数量,实施百万就业见习计划,全面推广求职训练营,推进“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证书”制度,提升就业能力。

  为了着力营造更加公平有序的就业环境,加强灵活就业和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将持续开展清理整顿人力资源市场秩序专项行动,依法查处就业歧视、黑职介、招聘欺诈等违法行为,保障劳动者就业权益。

  推进城市更新,助力“好房子”建设

  如何找准城市更新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长倪虹用为城市“体检”打比方:要从住房到小区,从社区到城区,查找群众身边的急难愁盼问题,查找影响城市竞争力、承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短板弱项。

  倪虹介绍,从2019年中央部署实施城市更新以来,全国已累计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近28万个。“目前,全国290多个地级市已全面开展城市体检,后续还将支持有条件的县级市加入。”倪虹表示,2000年前建成的老旧小区将全部纳入改造范围,鼓励居民自主改造。完整社区建设也将大力推进,聚焦“一老一小”完善配套设施。

  面对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的重大变化,住建部积极响应,组织编制《好房子建设指南》并修订《住宅项目规范》,计划将住宅层高标准提升至不低于3米。

  多管齐下提升全民健康水平

  2024年中国居民预期寿命达79岁,较2023年提升0.4岁,提前达成“十四五”规划目标。雷海潮介绍,国家卫生健康委联合民政部、教育部等15部门,于去年启动“体重管理年”行动。此项为期三年的体重管理行动,旨在引导全社会重视体重管理,培育健康饮食与积极锻炼的生活习惯。

  聚焦基层医疗,雷海潮表示,超60万所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分布于乡镇、社区与村庄,500多万基层医务人员坚守一线,为民众提供预防、保健、康复及医疗服务。“据统计,现在90%以上的村卫生室都已经纳入医保定点服务范围,极大方便了老百姓看病、就诊和费用支付。”雷海潮说。

  儿科和精神卫生服务跟老百姓的健康息息相关。雷海潮表示,到今年年底,每一个地市都能够设置一个心理门诊或是睡眠门诊,向公众提供更加便利的精神卫生服务。同时,推动全国统一使用“12356”热线电话,提供精神卫生方面的服务和帮助。

中国妇女报2025两会特刊 4咱的“心上事”,国家的“上心事” □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田梦迪2025-03-10 2 2025年03月10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