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高亚菲
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将于3月27日至31日在北京举办。今年论坛年会以“新质生产力与全球科技合作”为年度主题,将围绕AI大模型、具身智能、量子科技、生物医药、6G、脑机接口等前沿领域举办多场专业论坛和重大成果发布活动。
本届论坛年会有哪些亮点?哪些重大科技创新成果“呼之欲出”?3月20日,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有关情况。
聚合全球智慧 共筑科创高地
科技部副部长林新介绍,本次论坛年会设置了论坛会议、技术交易、成果发布、前沿大赛、配套活动等5大板块、128场活动,涉及100多个国家和地区,上千名演讲嘉宾将齐聚一堂,共议科技创新培育新质生产力,为全球创新发展提供新思路、新启示。
“今年论坛年会有四个特点:一是突出科技前沿;二是突出成果共享;三是突出人才交流;四是突出开放合作。”林新介绍,论坛将围绕AI大模型、具身智能、量子科技、生物医药、6G、脑机接口等前沿领域,举办多场专业论坛和重大成果发布活动,深入探讨前沿科技和产业发展趋势。通过技术交易大会、前沿科技大赛、重大科技成果发布等活动,搭建政产学研用金合作平台,促进重大科技成果对接和产业化,加速新质生产力培育。
据介绍,今年论坛年会将设置科技女性创新论坛、杰出青年科技人才发展论坛、留学人员创新创业论坛等专门为相关科学家群体创造交流合作机会,激发人才创新创造活力。既有政府间科技合作对话,又广泛邀请国际科技组织及全球科学家、企业家、投资人等参与,链接全球创新智慧、搭建交流合作平台。
林新表示,今年科技部和有关部门共主办平行论坛20余场,其中科技部在以往的论坛基础上新增了4场平行论坛,包括环喜马拉雅地球科学国际合作论坛、AI for Science青年论坛、量子科技创新发展论坛、海洋科学与发展论坛。
众多成果官宣 共赴科技盛宴
对于论坛年会的具体安排,北京市委常委、副市长靳伟介绍,3月27日上午将举办开幕式暨全体会议,邀请国家领导人、外国政要、国际组织负责人致辞,全球顶尖科学家和知名企业家发表主题演讲,共赴这场科技盛宴。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论坛年会将围绕具身智能、量子科技等前沿热点领域,设置10场品牌论坛和50场创新论坛,包括首次举办的开放科学国际论坛等20场论坛;继续推出人工智能主题日,举办未来人工智能先锋论坛等活动,打造前沿科技的“风向标”;突出开源开放,将集中发布一批开源项目,为创新交流合作搭建平台。
今年论坛年会还将举办全球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促进大会等十余场技术交易活动,来自34个国家的30多家专业技术转移机构、120多所高校院所、200多家创投机构、2000多家创新企业共同参与,进一步促进创新要素供需对接。
此外,年会期间将举办中关村国际前沿科技大赛的总决赛,今年吸引了全球75个国家和地区的3200多个项目参赛,海外项目占到了四成;在去年10个赛道的基础上,新增了合成生物等4个赛道;人工智能非常火热,参赛项目812项,占比达到四分之一,脑机接口、基因治疗、人形机器人等领域涌现出一批高水平创业项目。开幕式上将发布中关村论坛重大成果,“中国科学十大进展”也将首次在论坛上发布;3月31日下午,举办论坛成果专场发布活动。
机器助手云集 打造无感通行
中关村论坛不仅是全球科技创新交流合作的平台,也是前沿技术展示的舞台。
本届论坛年会创新元素更丰富,人形机器人将成为年会的智能助手。届时将有15家企业近百台代表性的机器人活跃在年会的各个角落。
“这次论坛上近百台机器人将成为嘉宾的智能助手,为大家带来全新的参会体验。力争将年会打造成一个新技术、新产品、新场景集中亮相的大舞台。”靳伟介绍,本届年会将呈现一场创新味儿更浓的科技盛宴。
在拓展科技赋能新场景方面,今年将打造无感通行的参会体验,全面使用电子证件、会场导航、座位查询、电子桌签等各类智能服务,涵盖了从入场到落座参会的全流程,还将提供无人驾驶接驳服务,进一步提升参会的便利性;线上参会的嘉宾,可以在元宇宙会场中感受沉浸式交互体验等。
在发布会上,靳伟发出邀请:“欢迎来现场体验科技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