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上新垂域智能体“杭民星”

“大模型”将贴心服务想在前、送到手

□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姚改改 □ 贾磊

  □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姚改改

  □ 贾磊

  “外地户口能不能在杭州登记结婚?”来自温州的小陈前两天答应了男朋友的求婚,商量结婚的时候有个问题犯了难。偶然听说杭州民政的小程序“杭民星”刚推出测试版,可以回答各种问题,她就打开手机试着问了一下。“没想到几秒钟就有了答案,不仅所需材料和办理条件说得清清楚楚,还有动效玫瑰花送祝福,真是太惊喜了!”随后,小陈还通过“杭民星”预约了婚登机构和登记时间,轻松实现“全城通办”。

  3月20日恰逢春分时节,“杭民星”已在多个测试环境中通过并正式上线。它是杭州市民政局依托杭州城市大脑智能中枢打造的首个民政垂域智能体,多场景应用、多模态融合、多渠道透出的民政大模型为政务服务注入了新活力。

  随问随办,民政事务百事通

  “什么时候能领到高龄津贴?”“我想捐款怎么操作?”“社会组织年检要什么材料?”“西湖区有哪些养老院?”……人们想知道的民政相关问题,“杭民星”都有答案。

  “杭民星”像是全天候在线的智能客服,可覆盖民政全领域的业务工作,而且还比传统的电话转接咨询或跑社区面对面咨询方便多了。81项民政政务服务事项在线导办,自动检索所需资料并生成清单化办事指南,让民众“不见面、网上办、零跑腿”。

  老王夫妇靠打零工供女儿读书,但近期夫妇俩相继患病,收入减少、支出大增,家里陷入困境。他正在犹豫要不要去社区了解低保政策,又怕不符合条件难为情。工友帮他在公测版“杭民星”上问了问,“杭民星”详细列出了申请条件、申请材料和申请流程,当天他就通过手机提交了相关材料。

  “智能技术”+“人文温度”

  在微信小程序搜索“杭民星”,出现的是一个憨态可掬的动漫牛。杭州市民政局工作人员介绍:孺子牛精神代表着全国民政干部的精神风貌,民政部曾授予民政干部的最高奖项也被命名为“孺子牛奖”。因此,杭州市民政局原创了这个动漫形象“民民”,作为杭州民政的动漫代言人。“我们希望通过这样一个极具亲和力的形象实现民政服务满意度与人文温度的双向融合。”

  来一场说走就走的“城市漫游”已成为当下年轻人休闲娱乐的新潮流。“元宝街→大井巷→河坊街→五柳巷”这条充满老城烟火气息的路线是杭州Citywalk的网红打卡地。

  目前,“杭民星”已收录9000多条地名信息,只需输入地名,便会告知标准名称、地理位置、地名含义等信息。

  “杭民星”不仅是个擅长解答问题的专家,还是个特别有温情的“朋友”。页面上设置了“长辈模式”,通过放大字体、语音播报等细节照顾老年人使用习惯,让老年人也能轻松享受数字化服务。另外,如果“杭民星”遇到群众咨询“离婚”的相关事项,解答后会主动询问是否需要婚姻家庭辅导服务,支持一键预约,链接专家团队给予情感疏导、危机干预等,把贴心服务想在前、送到手。

中国妇女报要闻综合 2“大模型”将贴心服务想在前、送到手 □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姚改改 □ 贾磊2025-03-21 2 2025年03月21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