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茹希佳
民营经济是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在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南京新实践的新征程上,不少女性民营企业家正以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为企业注入源源不断的内生动力,成为时代“弄潮儿”。
创新路上永不止步
12年前,常州人孙俊杰恐怕不会想到自己会落户南京,并在南京创业成功;12年后,孙俊杰感叹,“南京是一片创业的热土,在这里心无旁骛创新创业,等来了‘双碳’的风口。”
2010年,在机缘巧合下,孙俊杰结识了西北工业大学的教授刘东,开始接触节能新材料行业。“了解沟通后,我发现他当时研发的核心材料用作水处理的项目很有市场价值。”孙俊杰和刘东一拍即合,一个只有三个人的团队,就此开始了创业之路。2013年,团队入选“创业南京人才项目”后来到南京创业。
“深入到新材料领域,才知道研发是要经受无数次试验和失败的。”孙俊杰团队研发的材料是一种用作水处理的合金材料,需要不断试炼,当时的加工工艺非常原始,“10年前,我们只能用1吨或者500公斤的熔炼炉去熔炼。创业初期,我们借用别人的地方做试验,熔炼的时候满屋子都是黑的,人也是黑的,这种恶劣环境跟大家想象中的‘科技应该高大上’完全两码事。”孙俊杰说。
研发困难只是一部分,更困难的还是市场推广。“当时人们对节能环保的概念比较模糊,节能材料产业甚至不能称之为一个行业。”孙俊杰回忆,“当初,千辛万苦研制的创新产品给人家白用,人家都不要。”
有4年时间,孙俊杰团队在不断地“烧钱”做推广,“功夫不负有心人,国家倡导‘双碳’战略,风口终于来了,我们先人一步,研发产品质量过硬,在摸索中也慢慢打开了市场。”
2018年,孙俊杰团队成立南京公诚节能新材料研究院,她担任董事长,不断推动低碳节能新材料技术创新及行业发展。
孙俊杰介绍,研究院研发的CPMR特种多元阻垢合金新材料,由9种具有不同电负性的金属高温熔炼制备而成,是用纯物理方法来解决水中结垢的问题,从而取代了常用的化学药剂的方法,更有效率且更节能环保。
如今,CPMR特种多元阻垢合金新材料早已上市,不仅填补了国内空白,拥有多项专利,在行业技术领域也处于国际先进水平。
在创新的道路上,孙俊杰从来没有停下过脚步。作为南京市建邺区女科技工作者联盟理事长,她明白,研发是持续性的,创新也需要延展性。在工业领域取得一定成绩后,研究院开始向家用领域扩展,相关产品研发后成功填补国际空白,并打开国际市场。她提醒创业者,“科技产品也是需要流量的。”
如今,南京公诚节能新材料研究院不仅有研发团队、销售团队,为了让更多科技产品快速转化,研究院还配备企业服务、人才服务团队,目前已孵化引进125家高科技企业,在水处理、土壤污染修复、环境治理等技术创新方面,与国内多家高校、科研院所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实现了产、学、研全方位合作。
技术革新引领未来
寇红侠的创业故事始于她对技术的热爱和对行业未来的深刻洞察。
毕业于兰州交通大学通信工程专业的寇红侠,怀揣着对通信技术的满腔热情,投身移动通信行业。从一线营销到研发管理,她亲历了2G到5G的技术变革,见证了通信行业从模拟信号到数字化的跨越式发展。
早在2018年,她就预见到“IT换人”将成为运营商运维转型的必然趋势。然而,当时她所在的某上市公司受制于传统人工服务模式,组织架构僵化、考核机制落后,难以支持新业务的快速发展。面对这一现实挑战,寇红侠内心涌动起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只有打破旧模式,迎接变革,才能为行业注入新的活力。”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2020年,寇红侠毅然决然地带领志同道合的小伙伴创立了桔帧科技(江苏)有限公司,着力于5G通信技术、AI和大数据的挖掘与应用,实现无线网络设备智慧运维技术研发及其产业化,开启了智慧运维的新篇章。
寇红侠的创业不仅是一次商业冒险,更是一段充满情怀的奋斗历程。
在创业初期,寇红侠带领团队历经艰辛,积极攻克技术难题,迅速形成了电信级平台构建、硬件集成开发和数模芯片设计的全流程研发能力。
在男性主导的技术和通信行业中,寇红侠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女性力量”的独特魅力,细腻、耐心和全面的思考方式,帮助企业在激烈竞争中寻找出路,脱颖而出,实现从“连接万物”向“自主智能”的跨越式发展。
寇红侠主持的项目涵盖芯片级技术创新、读写器技术突破及基于A-IOT的采能芯片研发,旨在解决无源物联网设备在能源供给和通信覆盖上的瓶颈。团队通过优化整流电路设计,实现了超低整流灵敏度,使得标签在极弱的射频信号下仍能稳定工作;同时,采用超级电容储能与倍压电路设计,有效保障了弱射频环境下的稳定供电。“以我们自主研发的EVE520芯片为例,它的超低灵敏度已在仓储管理、工业监测和环境感知等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果。” 寇红侠倍感自豪。
在读写器技术方面,寇红侠带领团队采用功率抬升扫描和内置随机数算法,实现了接收灵敏度大幅提升及单端口管理万级标签的突破,完美解决了高密度物联网设备部署时的传统瓶颈。此外,还率先在射频光能双模供能技术上取得进展,通过将钙钛矿光伏电池与射频能量采集技术结合,在弱射频环境下实现设备的长期稳定供电,推动了无源物联网技术的产业化进程。
创业以来,公司连续4年实现营收复合增长率超60%。目前,该公司已拥有一支近百人的高素质团队,其中硕博学历人员占比超过20%,形成了稳定且富有活力的研发力量。公司获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入选江苏省“专精特新”企业。
在寇红侠的职业生涯中,她始终坚持“以技术创新驱动企业发展”的理念,她坚信,“只有不断推动技术革新,才能为企业赢得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