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为1949年牛玉华同志使用并保存的中国妇女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笔记本内页。
■ 刘延岩 桂星星
香山革命纪念馆珍藏着一本1949年中国妇女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代表牛玉华使用的笔记本。这件文物既生动见证了中国妇女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重要历史,也充分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加强纪律与作风建设的光荣传统。
牛玉华,1917年生于山东安丘景芝镇,1936年加入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193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9年3月,作为华东妇女代表团成员及随团记者赴北平参加第一届全国妇女代表大会。新中国成立后,任职于新华日报社、人民文学出版社、中宣部出版局等单位。
该笔记本是牛玉华在参加中国妇女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时领到的笔记本,红色硬质封面,封面印有毛主席头像和“中国妇女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纪念册 1949”等字样,由于时间久远,图案及字样已逐渐褪色。2020年10月,该笔记本由牛玉华之子刘力群捐赠给纪念馆,2022年被评为国家一级文物。
笔记本扉页为毛泽东的头像,内页旁边写有“一九四九·四·四 下午三时 我荣幸地与他握手 ——牛玉华”并印有“牛玉华”字样的方形红章。这段文字真实记录了1949年4月4日,毛泽东在香山接见大会代表的重要历史,字里行间也流露出妇女代表牛玉华见到毛主席并与主席握手时的喜悦与激动之情。
更为特别的是,笔记本中记录了党关于加强纪律建设的重要内容。其中,关于中共七届二中全会,牛玉华在笔记中这样写道:“我们快要取得全国胜利了,当此全国胜利的时候,最容易滋生的是骄傲自满,但要了解革命的胜利只是开始……毛主席指示:①十年内不做寿;②不送礼;③不取地名……”这全面印证了毛泽东在七届二中全会提出的“六条规定”:一不作寿,二不送礼,三少敬酒,四少拍掌,五不以人名作地名,六不要把中国同志同马恩列斯平列。“六条规定”,言简意赅,为净化党风、保证党员干部廉洁自律,为“进京赶考”定下了规矩。
如今,透过这件珍贵的文物,我们可以感受到党对纪律和作风建设的高度重视。在党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前夕,党中央精心筹备召开中国妇女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制定妇女运动方针和任务,加强对妇女运动的领导和指导,建立全国统一的妇女群众组织,更加广泛地凝聚起各阶层的妇女群众力量,为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妇女发展道路积累了经验。
(刘延岩为香山革命纪念馆文物征集研究部馆员;桂星星为香山革命纪念馆文物征集研究部副主任、副研究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