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报恩禅寺十八罗汉泥塑

宾阳门灯光秀

通淝门
近期,安徽省淮南市寿县古城被央视热播剧《六姊妹》带火了,一波“影视旅游”热潮悄然泛起。剧中取景地如寿县古城墙、八公山、武王墩遗址公园等成为游客的热捧。
这些年“县域旅游”火了,而影视剧往往是助推手。越来越多的县城通过影视剧成为游人的目的地,而这些县城凭借独特的历史文化、自然景观或创新文旅项目,成功转型为全国知名的文旅新地标。县城通过差异化定位、产业融合和创新业态,正成为文旅市场的新地标。
■ 胡杨 文/摄
近期,安徽省淮南市寿县古城被央视热播剧《六姊妹》带火了,一波“影视旅游”热潮悄然泛起。剧中取景地如寿县古城墙、八公山、武王墩遗址公园等成为游客的热捧。八公山因淮南王刘安传说及豆腐发源地的身份,吸引游客体验豆腐宴和自然风光。
淮南是楚汉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拥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千年守御华章之寿县古城,《淮南子》的编纂以及丰富的成语典故、二十四节气文化的传承,都让这片土地熠熠生辉。
原生一家亲,向春天出发
每年3月我都会回老家探亲。一年之计在于春,我这个游子仿佛只有回家看望了父母,才能安下心来接续这一年的生活。今年我还没确定回家时间,老哥长长的旅行攻略就发到了家庭群。寿县古城、 太平湖景区、南京中山陵、徽州古城还有黄山、宏村……都是想去的远方!十几天的自驾行程,每天行多少里路(最多3小时),住哪里吃什么,包括风景特色,一应俱全。
望着美好的行程单,我怯怯地问老妹:“爸妈能行吗?”老妹说:“老爸就想去南京看中山陵,还没跟他们二老商量呢,硬骨头等着你回来啃。”
老妈(1940年生人)已经85周岁了,老爸将近90岁了(1936年生人),他声称自己不再出去跑了。就像前年9月,老哥要带爸妈去新疆看战友(父母在新疆支边30年,1986年回河南漯河),我死活不信能成行。因为老爸老妈都是奔九的人了,尤其是老妈连摔几跤后,腿脚明显不灵便。可是老哥愣是独自带着爸妈出发了。
在我和老妹的忐忑之中,14天新疆之行,老爸老妈不但看了战友同事,还去了喀什游玩,我们姐妹不得不叹服佩服老哥的勇气和魄力。
今年3月6日我从北京回到老家,老哥决定3月8日出发,爸妈居然欣然同意。“三八妇女节”一早,我们原生家庭一家5口齐刷刷地从漯河出发。老哥开车,老爸坐副驾驶,我们娘仨挤在后排。一家人就像小时候挤在一间小小的屋檐下——我们向春天出发。
登“通淝门”古城墙,品非遗豆腐宴
第一站安徽省淮南市寿县。一路向东,看到很多有趣的地名,都好想了解其背后的故事。人活到一定年纪才明白——那些中学地理课、历史课上的内容很可能变成你脚下的路、眼里的景,等你“融会贯通”。
提到淮南,我首先想到的是《淮南子》。由西汉淮南王刘安(汉高祖刘邦的孙子)召集门客编撰的《淮南子》被誉为“古代百科全书”。写这篇游记时,我读到《庄子·知北游》“捶钩者”的故事,《淮南子》中也有记载。我们熟知的成语,比如一叶知秋、卧薪尝胆、女娲补天、后羿射日、嫦娥奔月、南橘北枳、声东击西等,最早都出现在《淮南子》里,它还是最早记载二十四节气的文献之一。
刘安就出生于淮南国寿春(今安徽省淮南市寿县),寿春作为当时淮南国的都城,是其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寿县,地处淮河中游南岸,是安徽省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古称寿春、寿阳、寿州,历史上曾五次为都、十次为郡。公元前262年,楚考烈王(芈姓,熊氏,名元,战国时期楚国的君主,楚顷襄王之子)将此地赐给春申君黄歇祝寿,因此得名“寿春”。公元前241年,楚考烈王迁都寿春,并正式命名为郢,使其成为楚国最后一个都城。
3月8日正午我们来到了寿县,远远地望见街道两侧红旗飘飘,雄伟气派的城门楼下龙凤花灯与古城门相互辉映。第一眼的寿县,古韵悠悠、生机勃勃。
我们经过的是最繁华的南城门,又叫通淝门,因护城河与淝水相通,古时舟楫往来、商贸繁荣。穿门而过,我们跟着导航寻找“非遗豆腐宴”。
寿县古城是淮南楚文化的历史名片。古城墙历经多次变迁,三国时期为魏地,晋至唐期间一直繁华。五代末被毁后,于宋朝重建,明清两代多次修葺,兼具军事防御和防洪功能。
寿县也被称为“中国豆腐村”。这里的豆腐以其“细、白、鲜、嫩”而闻名,主要得益于八公山的泉水和传统的手工制作工艺。
在城楼下我们找到了“非遗豆腐宴”制作技艺传承人张士宏的店——“寿州美味厨”。店里大约都是慕名而来的食客,只记得“乾隆豆腐”很排场,其他菜品一般般。
而就在等上菜的工夫,我们上了通淝门城楼。寿县古城墙是中国保存最完好的宋代古城墙之一,比山西平遥古城还早100年。古城有四座城门均设有瓮城。古城墙周长7.147公里,高近10米。此行我们登了南门和东门,如果时间允许,真的好想在古城墙上走一圈,还想参观一下安徽楚文化博物馆。
报恩禅寺“十八罗汉像”,古城墙下时尚“若麻”
下午老哥陪父母在酒店休息,我们姐俩去了报恩禅寺。出酒店门就看到人力三轮车,问师傅去报恩禅寺多少钱?答曰“8元”。立刻上车,大约行驶一刻钟时间,且道路很不平坦,师傅把我们拉到报恩禅寺附近。“8元”也太便宜了吧?我扫码给了师傅10元钱。
报恩禅寺始建于唐贞观年间(公元627—649年),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最初名为“崇教禅院”或“东禅寺”,明洪武年间更名为“报恩寺”。相传唐玄奘曾在此主持修建,并因救治一条小花蛇的传说而得名“报恩寺”。全寺总面积1.47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25万平方米,是江淮地区规模最大、建筑最雄伟的寺庙之一,包括大雄宝殿、法堂、钟鼓楼、毗卢阁等,布局严谨,主次分明。原有一座北宋舍利砖塔(阿育浮图),后因倒塌仅存地宫,出土了金、银棺及舍利等珍贵文物。
印象最深的是大雄宝殿两侧的十八罗汉泥塑,个个栩栩如生。网上一查,是乾隆年间的杰作,泥塑技艺精湛,是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对象。
寺内还有两棵1300多年树龄的银杏树,高约20米,为国家一级文物。每年11月下旬至12月初,银杏叶金黄,成为热门打卡地。
出了报恩禅寺已经是下午4点,漫步就来到有很多小姐姐穿古风服装拍照的东门城楼下。
古城东门又叫宾阳门,意为“迎接朝阳”,象征东方之门,与古城其他三座城门(南通淝门、西定湖门、北靖淮门)共同构成完整的城防体系。宾阳门保留有完整的瓮城(古代城防建筑,用于增强防御),是寿县古城四座城门中保存较好的两座之一(另一座为北门靖淮门)。城墙高约8.33米,顶宽6~10米,采用砖石结构,具有典型的宋代军事防御风格。
中国保存较完好的七大古城墙分别是安徽寿县城墙、湖北荆州城墙、江苏南京城墙、陕西西安城墙、辽宁兴城城墙、山西平遥城墙和福建崇武城墙,幸运的是,除了福建崇武城墙,我居然都登临过。实话说,寿县的古城墙尤其是宾阳门震撼了我。
在宾阳门城楼下,仰望巍峨、斑驳的城墙,墙砖用桐油、石灰、糯米黏合,坚固耐用。脚踩高低不平、油亮可鉴的青石板,依稀可见当年车辙的痕迹。我在拱门下走了好几个来回,身边行人如织,我仿佛穿越千年触摸到历史的厚重,这座古城承载的风云。每一寸墙皆是故事,每一块砖都铭刻沧桑,每一道纹都诉说兴衰。
登上黄色旗帜飘飘的古城墙,遥想当年烽火连天。在那一刻,你读过的书、走过的路,都化作眼前的恋恋风尘。是的,这里是著名的“以少胜多”淝水之战(公元383年)的战场,有“淝水古战场”的石碑作证。淝水之战就发生在寿县一带,留下了“风声鹤唳,草木皆兵”的典故。
傍晚时分,我和老妹漫步在城墙上,看夕阳染红古城的半边天。城墙上的街灯亮起,居高临下的我们,什么都不说,从东城门走到了南城门。
老妹不想吃晚饭了,我买了淮南名吃“大救驾”,让她带回酒店给爸妈尝尝。我则在城楼下的小店里,要了一碗著名的淮南牛肉汤、一个火烧当晚餐。
寿县一日游是在酒店边上的一家时装店画上句号的。窗明几净、装饰时尚的若麻(ruoma)是安徽本土品牌。正逢“三八妇女节”,我在店里被小妹带着楼上楼下试衣服,最后买了一件短风衣、一件牛仔外套犒劳自己。
寿县,在此之前我不认识你;在此之后,你成为我美好的独家记忆。
这些年“县域旅游”火了,而影视剧往往是助推手。感谢《六姊妹》让越来越多的人发现了“宝藏之地”寿县。越来越多的县城通过影视剧成为游人的目的地,而这些县城凭借独特的历史文化、自然景观或创新文旅项目,成功转型为全国知名的文旅新地标。县城通过差异化定位、产业融合和创新业态,正成为文旅市场的新地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