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人物小传 /
王燕,现任湖南广播电视台都市频道副总监、《寻情记》主持人,中国播音主持金话筒奖获得者,先后获评“全国青年岗位能手”“湖南省三八红旗手”。20年前,王燕主持湖南电视台情感类节目《寻情记》,给全国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今年1月起,她开始回访当年节目里的那些家庭,将媒体的公益力量进行到底。
□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邵伟
□ 周雅婷
新一期节目录制结束后,王燕把粉丝的评论全部看了一遍,那里有走出婚姻困境的妻子,也有半生迷茫的姐妹……
王燕现任湖南广播电视台都市频道副总监、《寻情记》主持人,中国播音主持金话筒奖获得者,先后获评“全国青年岗位能手”“湖南省三八红旗手”。
20年前,王燕主持湖南广播电视台都市频道第一档也是当时唯一一档情感类节目《寻情记》,给全国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作为主持人,她的倾听给了很多观众一个解决问题的出口,而故事背后的帮扶和救助,则让他们真正走上了向上向好的道路。
20年后,王燕又作了一个决定——今年1月起,她开始回访当年节目里的那些家庭,将媒体的公益力量进行到底。
事业转型,从高端访谈到草根情感
1999年,王燕开始主持《新青年》栏目——这是她迈入主持行业的开端。在这档文化、政经人物访谈节目里,王燕接触的都是人们耳熟能详的“大人物”:格力集团董事长董明珠、网易创始人丁磊、娃哈哈创始人宗庆后……后来,王燕被调回新闻中心,有了更多去现场一线采访的机会。做的节目多了,她发现,鲜活生动的真情实感,不管什么时候都是收视和流量的密码。
“做一档关注老百姓生活酸甜苦辣的节目,一定能火!”抱着这样的心态,2005年年初,《寻情记》诞生了。
节目主打解决各种家长里短、情感纠纷。而从严肃的“名人圈”转型到接地气的“草根圈”,对王燕来说也是个不小的挑战。“之前,我习惯了与采访对象观点碰撞、交锋往来,面对普通人,则要更贴近他们的生活和情感,能够倾听和共情。”
刚做《寻情记》那几年,王燕遇到了不少身处困境的女性,于是会在节目结束后想办法帮助她们。受到肢体暴力的,带她们去派出所、妇联求助,留存证据;想离婚的,王燕就积极调解,或是请爱心律师提供法律援助;生活遇到困难的,在节目最后附上联系方式,甚至自己捐钱、捐物。
“这让我慢慢觉得,自己的工作像‘摆渡人’,尽力让有需要的朋友勇敢渡过苦海、抵达对岸。”王燕说,这些年来,她和团队调解相关纠纷的成功率保持在70%上下。
二次聚焦,追寻家庭变迁轨迹
王燕算过,20年里,自己关注、帮助过的家庭有6000余个,几乎每个家庭故事的背后都是一番热气腾腾的人生百态。她想知道,这么多年过去了,这些家庭命运轨迹的变迁,是昂扬向上还是止步不前?
于是,今年她开启了节目《你们现在还好吗》,尝试回访曾向自己和团队求助过的家庭。
王燕第一个想起的是女孩迪迪。迪迪那时3岁,患有“巨痣症”,从出生之日起,头颈就被肥厚的黑色瘤体包围。连续被多家幼儿园拒绝的她,最大的愿望是上学。
2007年,迪迪的故事播出后,王燕帮她成功找到了一家愿意接收的幼儿园,还有爱心人士和医院及时出手,帮助迪迪进行手术治疗。
多年过去,迪迪一家已经搬离了原来的住址,之前留下的手机号码也显示是空号。没办法,王燕只能在新播出的一集节目中打上了“寻找迪迪”的字幕,终于收到迪迪一家的消息。
“与迪迪妈妈通话,我特别惊喜和感动。”迪迪妈妈因为无法全职工作,选择做了电商,改善了一家人的生活条件;迪迪上了大学,阳光活泼,继续着她的求学梦。
春节期间,王燕通过镜头,二次聚焦了7组曾经牵动全网观众心弦的家庭,其中有又写了4部小说的脑瘫作家李灿,有摒弃争吵,努力为两个孤独症孩子创造更好生活条件的胡宝胜、黄信梅夫妻,也有曾经病弱、如今却有着各自人生梦想的三胞胎兄弟……
时至今日,王燕觉得,情感节目主持人的身份已经成为她的一种责任:每一个人都有被爱的需求和生活的困惑。她有心把节目做下去,继续关注各种家庭、关系里的守望相助。
多重身份,守护女性力量生长
时代在变,王燕接触的观众和当事人也在变——为情所困的女性越来越少,主动维权的女性越来越多。王燕接到的情感故事里,不再只有辛酸苦辣的家庭问题,也有不少讲述美好的友情、战友情、邻里情……
“生活的变化,决定了我们情感与思想的变化。”王燕的身份也在变,从节目主持人到后来有了多重公益身份。
这些年,王燕开启公益直播,成为“宝贝回家”公益行动的特殊信使,在刷屏弹幕“天下无拐”的祈愿里,500多个被拐家庭团聚;节目组联动湖南省司法厅制作“高墙内外”特辑,用服刑人员子女画下的全家福,展现“教育人、改造人、挽救人”的初心。2021年,她成为湖南省防范非法集资公益宣传大使。
20年时间,王燕看到了无数人间冷暖,更加能体会到家庭和女性需要被托举、向上的力量。如今,她依然在忙碌着,这位始终手持话筒的“情感摆渡人”的公益之路从未停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