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王江平
□ 王娜
20年能干什么?可以让一群人长大,让一群人老去,也可以让群众看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拜城县人民检察院“检察官妈妈”的真心真情。
2005年,拜城县人民检察院在墩艾日克村开展帮扶工作时了解到,一些女童因为家庭困难、家庭变故等原因,形成敏感脆弱的性格,有的甚至旷课、停学。为帮助这些孩子健康成长,该院成立“检察官妈妈”志愿服务团队,采取“一帮一”结对方式,由一名女检察官结对帮扶一名墩艾日克村小学困难女童,为她们提供物质支持、家庭教育、亲情陪伴等。
2005年“三八”国际妇女节前夕,“检察官妈妈”志愿服务团队走进墩艾日克村小学,开展首次公益活动,6名女检察官与6名低年级女童牵手。从此,“检察官妈妈”在这些孩子的学习、生活中给予无微不至地关怀,使她们渐渐忘却不幸,变得开朗、乐观和自信。
小左(化名)是“检察官妈妈”帮扶的首批女童之一,当年她只有6岁,性格内向,父母离异,和妈妈住在一间低矮破旧的平房里。检察官古丽尼沙·阿皮孜把小左当作亲生女儿,在生活上悉心照顾,思想上积极引导,母女感情越来越深。多年后,小左在婚礼上当着亲朋好友的面深情感谢古丽尼沙·阿皮孜:“亲爱的妈妈,感谢您在我无助时给予帮助,让我相信,只要努力,生活一定会越变越好。”
现任“检察官妈妈”志愿服务团队负责人的季红莉2008年8月加入团队。当时,她的同事袁倩因工作调动即将离开新疆,但一直放心不下结对帮扶的女童小帕(化名)。“袁倩找我商量,能不能由我接棒照顾小帕,当时我女儿只有4个月大,我深知母爱对于孩子的意义,便一口答应了。”季红莉说。
袁倩离开新疆后,心里总牵挂着小帕,多次打电话询问孩子情况。在季红莉关爱下,小帕顺利上完小学、初中,中专毕业后找到了一份满意的工作。小帕一直想感谢这份特殊母爱,拿到第一个月工资后,特意买了一束康乃馨送给季红莉。17年来,包括小帕在内,季红莉在墩艾日克村小学先后“认”了3个女儿,一直关心关爱至今。
拜城县人民检察院党组书记张廷贵介绍,“检察官妈妈”志愿服务团队始终把关心关爱未成年人作为服务宗旨,除了帮助困难女童,还积极开展法治副校长进校园、“护蕾”行动等法治宣传活动,为城乡各中小学2万多名师生开展法律宣讲,推动法治观念深入童心。
墩艾日克村小学校长刘露对“检察官妈妈”多年来的爱心之举非常感激,她说:“‘检察官妈妈’们在深入了解、分析未成年人群体法治需求基础上,以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电信网络诈骗、校园霸凌等为主题,走进校园开展普法宣传,用真实的案例、生动地讲解,教育引导未成年人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促进法治种子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
这支“检察官妈妈”志愿服务团队20年来共帮扶了43名困难女童,团队成员也从刚成立时的6名女检察官增加到现在的18名。在这场公益长跑中,她们用爱心浇灌着娇嫩的花朵,同时也让法治的种子在菁菁校园萌芽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