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岚:在角色中,解锁女性形象的多元图谱

  在当下影视领域,中生代女演员逐渐成为行业中的中坚力量,秦岚便是其中之一。近年来,她通过一系列突破性角色展现了自己的表演实力:《理智派生活》里,她饰演的沈若歆在职场与情感困境中坚守理智,展现了当代女性的果敢与睿智;《关于唐医生的一切》中,她塑造的唐佳瑜凭借精湛医术,诠释了女性在专业领域的卓越才能与坚韧品质。特别是在近期热播的《黄雀》里,秦岚将本是医者却沦为扒手团伙“军师”的黎小莲刻画得入木三分,通过极具张力的表演表现出这一角色内心的矛盾。这一复杂的女性形象,既呈现了人性的多面性,也让观众看到了中生代女演员在角色塑造上的无限可能。

  即将在湖南卫视、芒果TV播出的电视剧《成家》中,秦岚将挑战婚恋公司总经理秦天越一角。这个运用大数据匹配客户的新时代红娘,将在与团队的理念碰撞中,助力他人寻找幸福的同时,也完成自我成长。在接受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专访时,秦岚坦言:“每个角色都是全新的生命体验。”她通过对不同女性角色的精准刻画,不断拓宽中生代演员的表演边界,践行着对表演的热忱与专注。以下是她的口述——

  人物简介:

  秦岚,知名演员。2003年凭借《还珠格格第三部:天上人间》中的知画被大众熟知。2018年在《延禧攻略》里塑造的富察皇后深入人心,斩获多项荣誉。近年的代表作有电视剧《闪耀的她》《关于唐医生的一切》《黄雀》等。

  ■ 口述:秦岚   演员

  ■ 记录:熊维西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一个“非标准”理工女的成长样本

  作为演员,最开心的莫过于遇到立体丰满的角色。当我在《成家》的剧本里看到“秦天越”这个角色时,就被这个“理性派”的女性形象深深吸引了。她身上展现出的那种迷人的矛盾感,让我看到了现代女性的独特一面:在理性的数据世界中笃定前行,却从未停止对真挚情感的追寻。

  如果用三个关键词来形容这个角色,我会选雷厉风行、坚持自我、生活化。在来到婚恋公司“月下丘神”之前,秦天越像个标准的职场人:工作上雷厉风行,用大数据精准匹配客户需求,情感上坚持自我,不愿为迎合他人而委曲求全。她一边平衡着总部KPI的压力,一边尽力帮员工解决难题。随着和公司的同事们相处日久,她逐渐展现出柔软的一面,变得更生活化、接地气。这三个词并非她的变化,而是她身上逐渐显现的特点。即便后来与大家打成一片,她对工作的要求、对自我的追求也从未消失,而是相互融合,成为现在大家看到的秦天越。

  秦天越提出的运用大数据进行筛选以实现高效婚恋匹配的方式,体现了当代女性在感情与工作中选择的多样化和自主性。她有一个从偏理性到情理兼顾的转变,用大数据是提高工作效率的方式,并非唯一选择。比如在面对一位因多次相亲失败而焦虑的客户时,起初秦天越想用大数据快速为其匹配对象,但在与客户深入交流后,她发现客户真正需要的是心理疏导以及更符合其情感需求的个性化方案,于是她调整策略,采用了更具人情味的方式。这里也想告诉大家,在工作和情感中都能用不同思维方式,做出自己认为正确的选择,尊重内心想法、善用自己的专长就好。

  秦天越这个角色能如此生动地展现当代女性的多面性,离不开《成家》这部剧精心构建的故事框架与主题表达。《成家》是一部聚焦当代婚恋生态的现实主义作品,它以温情作为外衣,包裹着社会中那些尖锐的婚恋问题,从婚恋顾问这一独特的职业视角切入,深入探讨新时代下多元婚恋模式。在剧中,秦天越为形形色色的人服务,从单亲妈妈、丁克族,到各种年龄段、职业、有着不同需求的个体。传递出任何人都有寻找幸福的权利,无关身份与年龄的理念,直观呈现幸福的普适性。在呈现形式上,《成家》采用轻喜剧形式来讨论婚恋焦虑,摒弃了说教式的表达。我们通过一些略带夸张和猎奇的案例,以轻松诙谐的方式向观众传达“追求幸福并非难事”这一观念,从而引导观众以平和的心态去看待追求幸福的过程,让大家真切感受到幸福就在生活的点滴中。

  这部剧的一大亮点,是将职场与婚恋主题紧密结合。社会议题一直是众多影视作品创作的根源所在,而《成家》这种将社会议题融入轻喜剧的创作方式,与以往传统的职场剧或其他类型剧的表达方式大不相同,既充满趣味,又极具挑战性。为了应对这些挑战,呈现出一部高质量的作品,在拍摄过程中,剧本始终处于不断磨合调整的状态。导演也全身心投入,细致地把控着每一处表演细节。从角色的台词语气到动作神态,从场景的布置到剧情的节奏,都经过反复斟酌,力求精准地展现出剧集中轻松幽默背后对现实问题的深刻洞察。经过这次《成家》的拍摄,我意犹未尽,深感这类题材的创作有着极大的挖掘空间。如果后续还有合适的剧本和角色,我非常乐意继续尝试此类轻喜剧的创作。

  对角色的探索,从未设限

  除了《成家》中的秦天越,我也演绎过许多不同的职场女性。比如《怪你过分美丽》的莫向晚和《理智派生活》的沈若歆,这些角色身上,既有强势干练的一面,也有脆弱无助的时刻。我知道,影视剧要真实呈现女性的职业成长,落地的职场环境和专业细节不可或缺。而“成长”也不意味着逆袭,因为生活本就没有标准答案,真实意味着女性可以“不完美”“不优雅”,拥有多元选择。基于这样的理解,我每一次在接戏前,都会与相关职业工作者交流取经,了解真实的工作流程、人际相处模式,将这些细节融入表演中。唯有把功课做足,我才能在镜头前展现出更加松弛自然的状态,为观众带来更具共鸣的作品。

  一直以来,我对角色的探索从未设限,并且热衷于挑战各类复杂多元的角色,挖掘人性深处的不同面向。在《黄雀》中,我饰演的黎小莲就极具复杂性,她既是医者仁心的医生,又意外深陷犯罪的旋涡。“救人”和“害人”的矛盾行为贯穿她的人生,这种多重身份的冲突,恰恰是真实人性的写照。她不是脸谱化的坏人,每一个行为背后都有她的动机和缘由。黎小莲把人生置于阴霾,却也给自己留了一盏希望之灯。这个角色打破了大众对女性角色的常规认知,作为一个冷静理智的反派,她能主动布局、掌控局势,在黑白之间艰难挣扎,是一个值得深挖的角色。

  塑造这些角色,对我而言不仅是表演上的挑战,更是希望能通过角色传递一些对生活和人性的理解。影视剧源于生活,是传播文化、传递精神内核以及展现社会问题的渠道之一,一部作品如果能引导大众关注社会现状、引发思考,便具备了独特价值。

  呈现不同女性角色的同时,我也欣喜地看到这几年里整个影视行业生态正在发生积极变化,越来越多优秀的中年女演员获得观众认可,中生代女演员迎来了更多发展机会。这一现象既源于市场需求,也得益于行业对女性价值的重新审视。由于女性观众在观众群体中占比可观,且对女性话题关注度高,所以影视作品积极反映女性相关的现实,这使得女性题材作品数量不断增多,从而形成了良性循环。在这样的环境下,市场对中生代女演员的接纳度逐步提高,她们的创作空间得以拓展,以前角色自主性和标签化的问题得到改善。同时,优秀女性创作者不断涌现,也为行业注入了新活力,带来了更多机会。

  影视行业生态向好,直接推动了女性角色塑造方式的转变,越来越多的国产剧不再单纯依据身份设定角色,而是更多关注人物内核。然而,同质化问题依然存在。所以,我期待未来女性角色能拥有更多主动权和选择权,能坦然接受失败和不完美,展现女性多元特质。希望未来,影视创作不再过度强调性别,而是自然地讲述女性故事。在这其中,“中女故事”也不应被标签束缚,而是呈现真实的女性形象。无论她们坚强还是脆弱、有野心还是淡泊名利,都能自在地演绎自己的故事。

  未来,我渴望挑战那些能打动我、让我产生强烈共鸣的角色,这些角色应如同真实存在的人,行为逻辑清晰合理,让我能够深度体验不一样的人生。我将继续脚踏实地,审慎挑选角色,全力以赴将角色的人生完整地展现给观众。期望大家能从这些角色中获得启发、汲取力量,或者收获闲暇时光的乐趣。

中国妇女报新文化 口述 7秦岚:在角色中,解锁女性形象的多元图谱 2025-04-18 2 2025年04月18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