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与宁波奉化西坞街道开展党建联建

全方位赋能基层治理“她力量”

□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姚改改

  □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姚改改

  最美人间四月天。4月17日,本报和浙江省宁波市奉化区西坞街道举办“央媒聚奉·巾帼兴坞”党建联建签约仪式。

  在现场,来自“她治理”“她共富”等领域的优秀女性代表分享了自己的故事与心得,与专家点评交相呼应,描绘出在基层党组织的带领下,妇女群众团结奋斗,积极投身乡村建设,深入参与基层治理的火热景象。

  “她”的乡土情

  “她力量”破土而出,乡村振兴绽放新光芒。女性的双手不仅能托起家庭的希望,更能撬动一方经济的未来。当女性力量与乡土资源相遇,沉睡的村庄便有了破茧成蝶的生机。这是乡村CEO王丹的故事。

  “我是蒋家池头村的乡村CEO,也是一名女性乡村从业者。”“她治理”主题分享会,从王丹嘹亮慷慨的声音中开启。

  “农村就像一块巨大的海绵,包罗万象。”带着这样的想法,王丹走进农村。

  从用镜头记录一个个看似平凡的农村人“不平凡”的人生故事,到直播卖货卖到油焖笋、水蜜桃“爆单”,再到用流量赋能乡村产业发展,打造地方“云集市”,王丹越发感受到了农村的景色之美,物产之丰,食物之味。

  王丹质朴而真挚的语言,道出了她与丈夫白手起家的创业历程,也道出了乡村女性的活力与韧性。在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征途上,女性是乡村振兴的建设者、推动者、参与者,是不可取代的重要力量。

  “她”的共富梦

  她是一名全职妈妈,也是西坞街道的女创客,但她更被人熟知的是“王妈”这个称呼。她就是“王妈汤圆”品牌创始人毛美儿。

  毛美儿热爱生活、喜欢美食、喜欢分享,一直对宁波“老底子”汤圆情有独钟。一次,毛美儿在朋友圈分享自己做的汤圆,却意外引来了朋友购买,并从此走上创业之路。

  “最开始,我没有资源,也没有稳定的客户群。周围有不少反对我创业的声音。”毛美儿说,但她坚持自己的选择。凭借着过硬的质量,“王妈汤圆”生意越来越好,许多食客在品尝后都赞不绝口,“王妈的汤圆,让我吃到了小时候外婆做的汤圆的味道。”食客的好评进一步坚定了毛美儿做好传统美食的信心。

  六年的创业和坚守,换来了家人的支持和客群的增多。由于产品是纯手工制作,产量始终上不去,毛美儿就在村里招募村民一起帮忙。经过系统学习培训,毛美儿逐渐建立起科学的管理和手工制作体系,带动全村一起增收致富。

  “创业的女性闪闪发光,让我们一起加油,迈向共富!”毛美儿挥动臂膀,有力且坚定。

  “她”的志愿美

  提到妇女在和美乡村建设中的作用,蒋家池头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陈伦总有说不完的话。

  “说到妇女力量,不得不提我们村里的‘和美孝膳食堂’。”陈伦骄傲地向大家介绍。

  2017年起,蒋家池头村办起了“和美孝膳食堂”。食堂采用“五个一点”模式,为村里75岁以上老人每日提供两餐热饭,并配备送餐上门服务,彻底解决了“老人吃热饭难”的问题。食堂的日常运营由75名妇女组成的“和美”志愿服务队轮值承担,实行“两人一组、每月一轮”机制。

  “八年来,志愿服务队没有一个人退出,人数反而越来越多。”陈伦说。

  在环境整治主战场,妇女更是功不可没。每月15日的“我们的家园”环境提升日,蒋家池头村妇联主席卓孝玲都会带领妇女志愿者清扫村道、美化庭院,让村庄时刻保持整洁容颜。她们还自发组建了舞龙队、腰鼓队,成为乡村文化建设的主力军,让文明乡风浸润千家万户。

  “作为长期与妇女同志并肩工作的村支书,我深刻体会到她们在维系家庭、塑造乡风中的独特作用。”陈伦说。

  从默默无闻的小乡村到远近闻名的明星村,蒋家池头村的蝶变让人们直观地感受到,不论是个人“小家”,还是村庄“大家”,巾帼志愿者都用实实在在的行动证明,乡村振兴的画卷上,“她治理”是最温暖的底色,“半边天”是最动人的风景。

  三位分享者的故事触动人心。“美好的生活不是从天上掉下来,而是要靠辛勤劳动。”“她治理”主题分享会的尾声,复旦大学政党建设与国家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郑长忠说,“真正的乡村振兴,就是帮助更多人重新认识乡村的价值,感知那些一直存在却被忽略的乡土文化、传统技艺和生活方式,而‘巾帼力量’正在成为实现这个目标的重要引擎。”

中国妇女报要闻 1全方位赋能基层治理“她力量” □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姚改改2025-04-19 2 2025年04月19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