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首次!“人机共跑”半马赛道

□ 新华社记者 郭宇靖 张骁 李春宇

    四月十九日,天工队选手天工Ultra在比赛中。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杨睿/摄

  □ 新华社记者 郭宇靖 张骁 李春宇

  希腊牧羊人、1896年夺得奥运史上首个马拉松冠军的斯皮里宗·路易斯不会料想到,129年后在中国,机器人也能站上马拉松赛道。

  4月19日,北京亦庄。一声划时代的发令枪响过后,全球人机协作新历史,从这里起笔。

  早上7时,北京南海子公园出发点,氤氲未散,人潮涌动。

  赛道一侧,人类跑者把兴奋、新奇挂在脸上;另一侧,20支人形机器人参赛队在做着最后的赛前准备。

  屏息凝神,静候发令……“砰!”7时30分,全球首次“人机共跑”的半程马拉松,鸣枪开跑。

  身高1.8米、体重55公斤的“天工Ultra”率先出发,在大功率一体化关节、腿足刚柔耦合设计“加持”下,稳定保持以7到8公里的时速前行,引得人群阵阵惊呼。

  成绩优劣不是唯一的评价标尺。2小时40分42秒——“天工Ultra”斩获冠军,6家机器人参赛队成功完赛。

  摔倒、扶起,换电、再出发……科技照进现实之感,冲击着每个人的感官和认知。

  此次“人机共跑”的核心目的,正是推动人形机器人技术向新、产业向实发展。

  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李全表示:“人形机器人‘跑马’的本质,是人类的梦想在奔跑。马拉松的赛道终会跑完,但人机协同的探索不会停歇。”

  首秀过后,“人机共跑”的半程马拉松赛明年还办吗?记者了解到,新比赛已有雏形。

  赛事的新目标是:更全,吸引更广泛队伍参与,促使更多机器人完赛;更快,推动更多机器人突破运动性能极限,在复杂环境适应性上达成“更强”,更多实现自主决策。

  涌现、进阶、共舞……出发吧!以未来之名。

中国妇女报要闻 1全球首次!“人机共跑”半马赛道 □ 新华社记者 郭宇靖 张骁 李春宇2025-04-21 2 2025年04月21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