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歌声里,我似乎已经看到日新月异的古驿新村——多彩石门今叠开,它们正朝着新时代未来的前行方向,重新焕发出中西部美丽乡村的炫目光彩……

索玛花开新时代

眼丁莫色杂

    凉山州金阳县十万亩索玛花波洛景区的索玛花 眼丁莫色杂/摄

  ■ 眼丁莫色杂

  在四川大凉山的崇山峻岭间,漫山花开,殷红夺目,其中,开得最为娇艳的,当属杜鹃花,当地人称之为“索玛花”。

  “大地开鲜花,争奇又斗艳,唯有索玛花,映红满山冈。甘嫫阿妞哟,披着金色的瓦拉……穿上五彩百褶裙,来到山梁上,好像索玛簇簇开……”索玛花在彝族文化中具有深厚象征意义和情感价值,凉山人民常用索玛花来形容彝族女性,无论是生长时的顽强生命力,还是绽放时的绚丽多彩,索玛花与彝族女性始终以相同的生命韵律,在云岭深处书写着炽烈而永恒的传奇。新时代的春风让这片土地上的索玛花们绽放得更为绚丽,凉山妇女的生活从传统家庭的“幕后”走向社会发展的“台前”,用勤劳与智慧书写着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 

  清晨的阳光透过薄雾,洒在凉山州金阳县蜿蜒的乡间公路上,一辆公交车缓缓驶出村庄,驾驶座上,面带灿烂笑容的女司机尔古呷作双手稳稳握着驶向新生活的方向盘,目光专注而坚定。26岁的尔古呷作是家中的顶梁柱,由于丈夫残疾,子女尚小,她肩负着整个家庭的重担,受过教育的她深知拥有一技之长方能更好谋生,于是,她突破传统观念,考取A3驾照,成为金阳县首位女公交车师傅,她美丽而自信的身影成为穿梭于城乡之间的“流动风景线”。

  “每天接送上百个村民往返农村和县城,听着大家喊我‘师傅’,心里特别自豪。”尔古呷作擦拭着仪表盘微笑道。

  而在凉山州金阳县的一个彝绣合作社里,一群绣娘正在热火朝天地制作彝族服饰,五彩的丝线在绣娘手上飞舞,交织成一件件精美的饰品。领头的绣娘名叫尔古里日,几年前,她还只是个围着火塘和孩子转的家庭妇女,受益于全国妇联、四川省委、省政府在凉山州开展的“树新风 促振兴”暨妇女儿童关爱提升三年行动(2022——2024年),尔古里日于2022年参加了首届彝绣师资培训班,凭借精湛的技艺,她在一众绣娘中脱颖而出,获得“优秀学员”。此后,她致力于传承和发扬彝绣文化,成立了自己的彝绣合作社,从培训班的学生摇身一变成了培训班的老师。

  “我原本以为自己的一生都将围着火塘转,没想到,现在的我不仅自己创业,还让许许多多像我一样的彝族姐妹有了工作,到目前为止,我带过的绣娘已经超过400名了。”尔古里日展示着她学生的彝绣作品,眼中闪着光,手中的绣品绚丽夺目。

  还有39岁的罗史洗,正在凉山州金阳县南街一商铺里熟练地核对着这个月的订单数据。这个曾经的建档立卡贫困户,一个只读过小学的农村妇女,10年间完成了从电子厂女工到某知名饮料品牌区域总经销的蜕变。

  “我20岁到福建电子厂打工,后来回乡摆过地摊,卖过小吃,当过超市导购员……”电子厂流水线打工的经历磨炼了她的韧劲,超市导购经历提升了她的销售能力,一段段不同的人生经历赋予了她不同的力量,造就了她的蜕变。“现在,我负责的网点有500多个,从我这里进货的超市有200多家。”罗史洗娓娓道来自己的创业、就业历程,眼中的光芒如索玛花般耀眼。

  ……

  大地开鲜花,索玛簇簇开。尔古里日、尔古呷作、罗史洗并非个例,在政府政策的支持下,在社会就业创业环境的熏陶下,在一个个尔古里日、尔古呷作、罗史洗的影响下,凉山的索玛花们在各自的领域各放异彩。据统计,金阳县现有彝族绣娘580名,近五年,全县新增创业人员中,彝族女性占29%。这些数字背后,是一个个索玛花盛放的故事,她们不再只是火塘边上故事的倾听者,而成为故事里的主角。

  “妇女能顶‘半边天’,在凉山,这片天越来越明亮。”当地妇联负责人如是说。正如索玛花扎根岩壁却向阳怒放,凉山女性正以自信昂扬的姿态在乡村振兴的壮阔画卷上绣出绚丽篇章。

  (作者简介:眼丁莫色杂,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派驻金阳县天地坝镇唐家屋基村驻村第一书记)

中国妇女报新文化 什刹海 6索玛花开新时代 眼丁莫色杂2025-04-25 2 2025年04月25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