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各级妇联深化执委项目领办制度

三十二万名执委变身“幸福领航员”

□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姜军旗

  □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姜军旗

  初夏时节,吕梁山间金银花的清香扑面而来。在山西省吕梁市岚县梁家庄乡的农家院里,45岁的王春娥正对着手机调试直播灯光。这位曾经的留守妇女,如今已是一名民宿主理人。

  “多亏县妇联手把手教我们把老宅子改造成‘妇女微家’,现在我家既是游客驿站,也是邻里姐妹学手艺的课堂。”她的话语中透着自信。

  王春娥生活的变化,正是山西省妇联深化执委领办制度的生动写照。

  从太行山麓到汾河两岸,32.8万名妇联执委化身“幸福领航员”,在留守儿童关爱课堂里传递温暖,在乡村振兴的田埂上勇担责任,在家庭教育的讲堂中播撒智慧……山西省各级妇联创新推行执委项目领办制度,精准聚焦“党政所急、妇女所需、执委所能”的交汇点,累计领办项目2682个,服务妇女儿童超97万人次,让“娘家人”的旗帜在基层一线高高飘扬。

  从“旁观者”到“领办人”,激活执委履职新动能

  “神州万里江山娇,繁荣昌盛国威高。喜事一件接一件,二十届三中全会开得好。二十届三中全会指航道,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是目标……”在陵川县盲人曲艺宣传队的“太行小书场”讲台上,队员们正在演奏新创作的陵川钢板书《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航道》。

  靳文莲是这支盲人曲艺宣传队的队长,也是陵川县妇联兼职副主席、晋城市妇联执委。多年来,她带领队员走遍全县大小村庄。她牵头编排的《总书记走进咱山西》《移风易俗树新风》等节目,将党的好政策、巾帼好声音送到基层妇女群众身边,用实际行动践行执委使命。

  通过深入调研,山西省各级妇联在加强妇女思想引领、创业就业、家庭文明建设等六大重点领域精准设置项目。执委发挥专业特长领办服务事项,形成“全员领办、全域覆盖”格局,服务延伸至基层末梢。

  全国三八红旗手、长治弈锋诚妇女儿童维权服务中心主任李静是长治市妇联执委。她领办了“女童保护”公益项目,组织专业团队编写适合不同年龄段女童的教材,内容涵盖身体认知、危险识别与应对等多方面。项目还积极开展家长讲座,使家庭与学校形成保护合力。

  山西省“群众点单—组织派单—执委接单”的执委领办项目模式,有效整合资源为妇女儿童办实事,也确保了妇联工作精准,激发执委队伍活力,切实为妇女儿童提供贴心服务,推动妇女儿童事业高质量发展。

  从“单兵作战”到“协同共治”,释放服务妇女效能

  在全面深化妇联执委项目领办制度的实践中,山西省各级妇联充分发挥执委专业特长和资源优势,通过持续拓展合作网络,推动项目运作模式从单一主体承办向多方联动共建转型升级,不仅实现了阵地资源的高效整合与优势互补,更显著提升了项目的社会辐射效应。

  晋中市妇联执委、合一文化园负责人张萍领办的“家庭细胞培育工程”公益项目以家风家训馆为依托,通过多种方式推动家庭教育普及和家风建设。围绕传统文化体验项目,每月定期开展亲子体验活动,同时,开展智慧父母大讲堂“六进”巡讲活动,组建宣讲团和志愿服务队,进机关、学校等巡讲1300余场,有效改善家庭关系,为孩子成长助力。

  太原市小店区妇联执委、区社会心理健康服务协会负责人胡丽梅依托协会创建“解忧室”服务品牌,组建156人的巾帼志愿者队伍,深入社区宣讲家庭教育、开展心理咨询。她带领团队搭建的区级社会心理三级服务网络,为全区193个心理解忧室派驻志愿者,让群众能在家门口获取专业指导。

  全省各级妇联还依托妇女儿童中心、妇女之家、妇女微家、家庭教育实践基地、三晋家教家风馆等阵地,用于执委开展项目、举办活动等,实现执委阵地“共建共享共用”。

  从“粗放服务”到“精细品牌”,赋能妇联工作新生态

  山西省各级妇联根据工作实际和妇儿需求,以工作品牌化、服务项目化为思路,积极创办各类特色项目,以项目化推动妇女工作品牌化,创新并擦亮了一批“妇字号”工作品牌。

  忻州市妇联执委石晶晶成立“忻声”讲解团队,打造“晶彩忻州”短视频矩阵项目。执委团队聚焦忻州丰富的民俗风情与地方特色制作短视频,短视频在各大平台广泛传播,不仅吸引了大量网友关注,还带动了当地旅游业和相关产业的发展。

  运城市妇联执委陶小翠构建“云课堂”体系,为易地搬迁妇女定制电商课程;晋城市妇联执委裴玉卓研发“果树抗冻技术”,数字化平台助梨农亩均增收600元;大同市妇联执委郭丽忠开设“书香云冈”云端讲堂,将亲子阅读浸润至30万家庭……

  从最初的领办,到如今自主设计项目;从过去单纯参与其中,到如今成为各项工作的领跑者,执委项目领办制度激活了基层妇联的“一池春水”。32.8万名妇联执委正如点点星火,在各自的岗位上发光发热,汇聚成温暖人心的璀璨星河。

中国妇女报妇女工作 3三十二万名执委变身“幸福领航员” □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姜军旗2025-04-28 2 2025年04月28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