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政企业进驻社区的数量统计分析
阅读提示
家政服务业对促进就业、保障民生意义重大。山东省妇联课题组经调研发现,当地巾帼家政进社区在进驻方式、服务形式、政策扶持、产教融合等方面已取得一定成果,如进驻方式多样、服务形式丰富、有政策支持且部分企业开展产教融合探索。但也存在政策执行针对性不足、培训服务有待加强等难点堵点。为此应发挥妇联优势助力企业进驻,开发项目、宣传政策、多措并举让居民得实惠,畅通渠道实现服务全覆盖,推动家政进社区发展。
■ 王伟亚 赵真
家政服务业既是朝阳产业,也是民心工程,在促进就业、保障民生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家政服务业的重要指示,全国妇联联合多个部门,相继印发了《关于推动家政进社区的指导意见》《2024年家政兴农行动工作方案》《关于加强家政服务职业化建设的意见》等文件,旨在发挥妇联组织桥梁纽带作用,推动社区家政服务和社区工作互融互促。
山东省妇联课题组针对家政进社区情况进行专题调研,赴济南、济宁、泰安等地,通过召开座谈会和深度访谈的方式,与部分社区工作人员、居民、家政公司管理人员、服务员以及人社、民政、商务、发展改革委、工会等相关部门人员交流,广泛收集信息。截至2024年6月30日,共收到社区填写的调研问卷1540份,家政企业填写的调研问卷264份。
山东省巾帼家政进社区现状
进驻方式多样。从回收的家政企业调研问卷来看,家政企业进驻社区的方式呈现多种化特点。其中,采用合作方式占比最高,为37.12%,主要表现为与社区合作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公益志愿服务等。独立设点的占35.61%,例如济宁“阳光大姐”自主租赁经营场所开设了5家社区门店。还有14%的家政企业通过嵌入式方式开展社区服务,如泰安市新泰农家女家政公司在社区设立巾帼家政服务驿站8个,由社区公益性岗位人员负责收集社区内有家政就业意向和服务需求人员的简要信息,反馈给家政公司后,再由家政公司工作人员进行详细对接。
服务形式丰富。一是开展家政技能培训。由妇联发起,引导家政服务机构进社区开展免费的技能培训,挖掘有意愿从事家政服务行业的人员,助力妇女在家政行业实现就业。潍坊市妇联组建了由妇联执委担任联络员的巾帼家政信息员队伍,及时了解居民培训需求,组织优质师资队伍送课上门。临沂市蒙阴文昌社区设立家政进社区便民服务中心网点,邀请家政企业采用“理论+实操+情景互动”的培训模式,开展老年护理、病患护理等职业技能岗前和提升培训,并为合格学员颁发家政服务证书。二是开展惠民志愿活动。采用家政赶大集、志愿服务送温暖等多种形式。临沂市沂水县组织家政企业开展睦邻大集,为老年人免费理发、清理卫生。临沂蒙阴文昌社区推动辖区志愿服务队伍与物业服务企业深度融合,定期开展“家政进社区,服务送到家”志愿服务活动,为残疾人、高龄老人上门提供理发、清洗家电等服务。三是提供“一老一小”服务。主要针对“一老一小”提供上门服务,这也是家政公司的常见业务。四是融合养老助餐服务。在做好居家养老服务的基础上,为老年人提供个性化、多样化的上门送餐服务。济南市长清慧心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承接运营东王社区、玉皇山社区等5家日间照料中心,推出“一周一元喝粥”“一周十元一菜”“周二五元套餐”“周五十元水饺”等特惠活动,让老年人切实享受到优惠。
政策扶持力度较大,但知晓度有待提升。从社区调研问卷回收情况看,在政策扶持方面,家政企业(网点)租赁场地的水电费执行标准是居民价格的占比达55%;42%的家政网点能享受到租赁费用减免、税收优惠等政策支持;50%的家政企业获得了创业扶持及金融支持等政策,然而,仍有30%的相关人员对这些扶持政策了解不足。在临沂市沂水县调研时发现,当地人社部门为家政企业提供意外伤害保险、灵活就业社保补贴、一次性创业补贴等政策扶持。临沂市妇联每年会择优选取巾帼家政企业,命名为“沂蒙大姐居家创业就业示范基地”,并给予5万~8万元不等的资金扶持,累计已投入123万元,扶持了24家巾帼家政企业。
产教融合初显成效,但存在问题。部分家政企业和妇联组织在产教融合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济南“阳光大姐”创办中职学校,并与多所大专院校联合成立二级学院,培养家政、康养专业人才。济宁“阳光大姐”下设济宁市阳光职业培训学校,在2023年12月被山东省人社厅认定为家庭职业培训省级示范基地。济宁市妇联从2022年起与济宁市高级职业学校合作,举办“现代家政服务与管理”专业基层妇女干部班,吸引妇联执委参与家政学习。但调研也发现,有高校家政、养老等专业的毕业生从事家政行业的意愿较低。
同时,家政进社区还面临一些难点和堵点,如缺少评估政策执行的有效手段、特色样板间打造不足、培训服务的深度和广度有待拓展、部分家政企业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亟须加强等问题。
聚焦行业关切,推动家政进社区
发挥妇联优势,助力家政企业进驻社区。妇联应充分发挥自身的桥梁纽带作用,依托城乡社区妇女之家、妇女微家等阵地,支持家政企业和相关社会组织进驻社区开展培训、讲座等相关活动。从山东大姐机构发展联盟企业中挑选规模大、信用高、服务好的企业,向有家政服务需求的社区重点推荐。积极搭建社区与家政企业的沟通平台,促进双方需求对接,让家政企业顺利进驻社区。
开发特色项目,确保家政企业留驻社区。深入汇总社区服务需求,开发新颖的社区服务项目,为家政企业拓宽业务渠道,使其能够在社区长期稳定发展。泰安市新泰农家女家政公司在原有育儿、养老等家政服务基础上,开发了泰山花馍(非遗)、茗溪小确茶等创业项目,不仅培训了各类技能人才两万余人,还帮助1万余名学员实现就业、创业。
加强宣传政策,帮助家政企业用好政策。整理并汇总小微企业和家政企业的相关政策扶持政策,通过多种渠道进行广泛宣传,帮助家政企业充分了解并运用家政网点租赁费用减免、创业补贴、意外保险补贴、水电费及金融支持等政策,助力家政企业在服务妇女、服务民生中实现高质量发展。
多措并举,让社区居民享受实惠家政服务。支持社区妇联与家政企业联合开展居民需求调查,梳理形成居民家政需求清单,引导家政企业根据清单提供精准服务;推动家政企业通过发放优惠券、实行费用折扣等方式,引导居民选择家政社区服务点的服务,让本社区居民能够享受到质优价低的家政服务。
畅通服务渠道,实现社区家政服务全覆盖。鼓励社区家政服务企业开发App、小程序,将家政服务模块嵌入智慧社区平台,实现线上线下服务相结合。线下服务满足社区老年人的需求,线上订单发挥便捷优势,方便年轻人下单,从而满足各年龄段居民的家政服务需求。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推动家政进社区,能够促进社区治理大融合,打造“便民生活圈”,为居民解锁“幸福密码”。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切实提升人民群众的生活品质。
(王伟亚为山东省妇女创业发展服务中心馆员,赵真为山东省妇女创业发展服务中心研究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