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俪:“与她相遇,不虚此行”

■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钟玲

    孙俪说自己珍视每一个与她相遇的角色,更希望与这些不同角色的每一次对话都是生命碎片的相互镶嵌。“我想,演员这个职业对我最好的馈赠,就是在虚实交错的时空中,我们既成就着角色的生命轨迹,也被这些轨迹悄然重塑着人生的维度。”

    《蛮好的人生》孙俪剧照

  ■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钟玲

  当事业穹顶坍塌成尘、婚姻契约焚作灰烬,于深渊之畔踉跄而行的胡曼黎,终以自己的绝地反击换来璀璨重生。

  迈入人间四月天,久未在荧屏露面的孙俪忽然变得忙碌起来。由她主演的悬疑剧《乌云之上》收官后,她与董子健搭档主演的都市剧《蛮好的人生》又开始热播,并创下了今年央视八套电视剧首播日收视率最高的纪录。她所饰演的保险从业者胡曼黎在网络上引发了一波热议,不仅被赞许将中年女性在困境中的反击演成了爽剧教科书,还贡献了多个“发疯文学”名场面。在第十五届北京国际电影节“注目未来”单元颁奖礼,遇见一袭黑色网纱裙、始终面带微笑的孙俪后,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等来了专访她的机会。孙俪真诚地回应,一如往昔,仍是镜头中留给人们温润澄澈、率真从容的印象。只是,她未提从前、不诉过往,只谈到了她的这一新角色,“这次,我的角色,不是谁的续篇,而是勇敢的胡曼黎。”

  胡曼黎,有着迷人的“活人感”  

  《蛮好的人生》收官后,孙俪在微博以极具仪式感的方式接连发了十句感谢与之告别。三载岁月,从“初见”到“谢幕”,那些在塑造角色的“征途”中反复揣摩台词的时刻、浸透人物灵魂的瞬间,都化作此时言语间流转的来自内心的欢愉与喜悦。

  孙俪与胡曼黎的相遇,是在三年前。

  当初接到剧本时,《蛮好的人生》还叫《三十九二十八》。是这个特别的名字,让她生起好奇之心,忍不住从一沓剧本中将其抽出优先阅读。故事里,39岁的女主角胡曼黎与28岁的男主角薛晓舟,两个年龄段、两种工作方式、两种生活状态的碰撞,以及这种代际差异带来的戏剧张力,让她接下了这个角色。于是,孙俪所塑造的都市女性图鉴中,又增添了一位跌入事业与情感的旋涡中挣扎求生的职业女性形象。

  傲娇、精明、虚荣……故事开篇,作为一个从底层逆袭的行业精英,胡曼黎的性格和行事作风并不讨喜。甚至有人担心,在流量时代的道德审判下,观众能否读懂她锋利外壳下的生存智慧?

  但孙俪却很有信心,“我觉得这个角色最打动我的,恰恰是其跳脱了传统女主角的完美人设,相比那些被各种滤镜修饰得完美无瑕的女主角,胡曼黎的身上流淌着真实的人性温度,欲念、情感交织出的复杂面向,让她有一种独特的生命质感。”

  回忆当初,孙俪说自己第一次和《蛮好的人生》的编剧费慧君聊剧本时,费慧君就觉得很惊讶,她说很少有人会喜欢胡曼黎身上的那些小缺点,担心她的市侩、市井、世俗,能被演员接受吗?

  可是孙俪觉得,胡曼黎是一个完整、丰满的角色,“她既是职场女强人,也是平凡母亲;她的身体里既有飞蛾扑火般的炽烈,又藏着精于算计的世故,但她的动人之处正在于她的‘不完美’。”

  “不完美”的胡曼黎,征服的不只孙俪。

  从“巅峰”到“低谷”再回到“巅峰”,胡曼黎于职场丛林里披荆斩棘时眼角闪过的倔强,在情感迷局中进退失据时流露的脆弱……那些充满矛盾的生命切面,也征服了观众,让人们看见了一个自带粗粝质感的真实灵魂。

  孙俪说,一个立体的角色不应惧怕袒露缺点,真正鲜活的生命从来都不是非黑即白,“其实,我演过的很多女性角色其实都是‘不完美’的,就像《安家》里的房似锦,看起来冷酷、不近人情;这部剧中的胡曼黎,也有着张扬跋扈、锋芒毕露等缺点。可是,这些缺点反而让她们有了‘活人感’。并且,在缺点之外,胡曼黎也很善良、坚韧,遇到困难时绝不退缩,只会勇往直前。”

  感受,与“狼狈”共处的真实力量  

  从《安家》《理想之城》《乌云之上》到《蛮好的人生》,孙俪已多次出演以职场为背景的现实题材剧。但她一直认为,无论何种行业剧,职场不过是包裹故事的华服,一部剧是否精彩,关键在于能否深刻描绘人物的跌宕命运。

  《蛮好的人生》里,胡曼黎在人生高光时刻瞬间跌入低谷,先是遭遇婚姻危机,又被行业封杀而后背上巨债,一路拼搏才收获属于她的奖杯,人生充满了戏剧性的意外与转折。而在真实性与戏剧性间巧妙寻找到黄金支点,既是对编剧功力的考验,也是对演员把控角色的考验。

  为了更接近保险从业者的工作状态,自认对于保险业有一些了解的孙俪还请剧组安排去参加了保险公司的晨会,观摩现实中的保险员们如何交流与讨论。但这些体验,对孙俪来说,只是塑造一个角色最基础的工作,她觉得成就动人表演最重要的是能否与角色灵魂共振,“要与角色‘同呼吸、共命运’,才能将胡曼黎的人生,刻进自己的血脉。”

  孙俪理解胡曼黎,理解她的脆弱,也理解她的顽强。

  剧中的胡曼黎,面对丈夫出轨后的一系列表现,在播出后便点燃了观众探究合理性的热情。但色诱丈夫和歇斯底里地发泄等失控行为,却让孙俪觉得非常真实,“不同的人面对感情的背叛时,一定会有不同的处理方式。像胡曼黎这样一个看起来很强势的人,绝不允许任何人破坏自己目前相对满意的生活状态,所以,她才会尽全力去挽回。但是,她也很清醒,当她认清现实后,也可以立刻签字离婚,转头去经营事业。这个面对家庭变故从‘试图挽救’到‘心灰意冷’再到‘积极面对’的心理转变过程,胡曼黎并没有持续很久,还是相对符合现代人的思想观念和生活节奏的。”

  令无数观众感到虐心的“跳河逼问丈夫”那场戏,原本有些怕水的孙俪也主动要求自己跳,只是为了追求真实感:“那水底都是淤泥,我跳下去后,双腿就扎进淤泥里,根本抬不起来,鞋子也消失得无影无踪。拍完这场戏,我的脸过敏了,还患上了角膜炎,一周才恢复好。”

  在这场戏里,孙俪还设计了一个小细节,在胡曼黎回望丈夫和第三者离去准备上岸的那一刻,身旁的保安想要来扶她,可她挥挥手拒绝了,靠自己的力量爬上岸来。孙俪从心底认为,以胡曼黎的个性,就应这般孤舟自渡,连攀缘的掌纹里都刻着绝不依赖他人的信念。

  那场戏,后来成了剧中的一个“名场面”。孙俪亦觉得,在那段戏中,胡曼黎的眼神和情绪包含了很多信息,预示了日后的胡曼黎,为何在承受各种打击后仍拥有可以破茧成蝶的旺盛生命力?

  在孙俪眼中,那些看似浮夸的情节,其实处处都在展现胡曼黎与“狼狈”共处的真实力量,也让她,以及戏外的观众,都能看到一个女性从生活的泥潭里挣扎起来的决心。

  共情,一位普通“中女”的困境  

  《蛮好的人生》究竟是一部职场剧还是生活剧?开拍前夕,孙俪与导演汪俊及编剧费慧君探讨时曾问过这个问题,汪俊笑称难以界定。孙俪说,她明白他的意思,就像人们在人生中的每一天,工作与生活总是彼此交融,如此循环往复。

  而在胡曼黎每日的晨昏流转里,在其职业身份与生活本真的潮汐共生里,孙俪将自己对人物的理解注入角色的躯壳时,胡曼黎也以独有的精神内核反哺她的生命体验。

  缠绵病榻的老父亟待照料、升学关键期的孩子需要护航、自己正深陷职场鏖战的旋涡……剧中的胡曼黎,在人生中途开始负重前行,被三重现实枷锁牢牢禁锢。孙俪在胡曼黎的身上看到了当代女性的生命剪影,“生活重担耗尽了胡曼黎的余力,在家里,她不是在拖地、做饭,就是在餐桌前打开电脑忙她的保单。每天都在忙忙碌碌,同时兼顾事业与家庭,胡曼黎的人生状态,其实也是很多现代女性如今的生活现状,是无数普通‘中女’的困境。”

  尤其是“为母则刚”铠甲下的胡曼黎,她的种种窘境,孙俪并不陌生,“记得拍上一部戏的时候,有一次剧组要到外地拍戏,一拍就是四天。我答应了,结果,我女儿刚好发烧,半夜忽然感到焦虑,她拉着我的手说,‘妈妈你可以不要离开吗?’于是,四天时间,我只能每天开车三个多小时,在家和剧组之间往返。虽然有点累,但女儿却因为我每晚都在而感到安心。”

  清晨时奔赴片场,让车灯划破夜色,孙俪见证过城市最寂寥的轮廓,仪表盘跳动的数字也记录下了她在双重角色间转换的付出。访谈时,孙俪提到自己家庭时只是寥寥数语,但她思虑的,却是:“这样的事情可能对很多女性来说都是日常,我想,那些被折叠在母亲标签下女性的真实人生,能在这部剧中获得人们多一分的注视与理解,已经让我‘不虚此行’。”

  与董子健演“姐弟”,与胡杏儿演“情敌”,《蛮好的人生》让孙俪见证、体会了一个全新的职场女性在低谷时重构人生的过程,“胡曼黎的奋斗故事里那些不被定义的破茧时刻,恰是生活褶皱中最动人的微光,一个女性真正的逆袭,就是始于学会在废墟里种出春天。”

  孙俪希望自己,同样拥有这种能量。对于人们总是热衷探讨中年女演员的普遍困境,孙俪说自己珍视每一个与她相遇的角色,更希望与这些不同角色的每一次对话都是生命碎片的相互镶嵌。“我想,演员这个职业对我最好的馈赠,就是在虚实交错的时空中,我们既成就着角色的生命轨迹,也被这些轨迹悄然重塑着人生的维度。”

  与胡曼黎告别,被问及未来的计划时,孙俪只回答了一句,“我不想为自己设限。”

  她期待着,下一站又是一次新的开始。

中国妇女报新文化 5孙俪:“与她相遇,不虚此行” ■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钟玲2025-05-16 2 2025年05月16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