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莫兰
这个5月,本就红火的“China Travel”更加炙热——这边,五一假期入境旅游市场订单激增——仅武汉一地,就同比增长70%;“买买买”成为亮眼标签。那边,售价5万元的新疆游专列——“熊猫专列·成都号”5月18日发车,5月至10月的车次全部售罄,七成买家为入境游客。
不仅神州大地到处“长满了外国人”,他们的体验项目还“卷”起来了——以前爬长城、吃烤鸭、看熊猫就算“到此一游”,现在不仅穿汉服逛故宫、学书法临《兰亭序》、去景德镇亲手烧瓷器,还有人为学太极在陈家沟住半年,有人带着《唐诗三百首》按诗句定位打卡,重庆火锅店惊现十国语言排队盛况……网友惊呼:“China Travel”已进入“next level”!
世界这么大,选择何其多,为何偏偏“China Travel”可以“硬控”外国友人?
“来来来”很便捷。“免签朋友圈”扩大,对54国人员实行240小时过境免签,适用对外开放口岸增加至60个,开通更多国际直飞航线……“熨帖到心缝儿里”的务实举措,拉近了地图上的距离,让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照进现实,“周五下班去中国”成为可能。
“买买买”很简单。离境退税“即买即退”全国推广,物流“半日达”“当日达”“次日达”随心选。425.1万个5G网络基站蛛网般四通八达,“扫码支付”“碰一碰”等支付宝、微信便捷支付方式覆盖多种消费场景,繁华如北上广深,偏远如乡间田野莽村口,带上一部手机就可以畅游无阻。就算爬到北风猎猎的长城箭扣,无人机也能稳稳地把外卖投喂。高科技的“赛博”中国,就是这么方便。
“游游游”很多选。北住漠河,南游西沙群岛,东逛东极岛,西探月牙泉,960万平方公里大好河山,想上哪儿就上哪儿,胜迹、古迹、奇迹,76万多处不可移动文物,1.08亿件/套国有可移动文物,40项世界文化遗产及4项世界文化和自然双遗产,想看啥就看啥。“灯火漫卷的万里山河”,想怎么游就怎么游。
“玩玩玩”趣味浓。在北京,上一场是京味儿浓得化不开的京韵大鼓,下一场就是原班卡斯齐聚的法国经典音乐剧《摇滚莫扎特》;在西安,穿汉服做皮影泥塑让你梦回长安;在山西,最火游戏《黑神话:悟空》里的N个经典古迹招手等你来打卡;在上海,City Walk后惬意享用一杯喷香咖啡,空中轨道列车、智慧机器人服务贴心又到位;在深圳,无人驾驶出租将科幻电影变成寻常街景……一场变脸、一盏花灯、一碗麻辣烫,都是最生动的“中国文化课”。
博大、深沉、厚重、包容,无论是“浅尝”,还是“深品”,中国文化都让人“一饮难忘”,无怪乎“当‘甲亢哥’惊叹洪崖洞的灯火,全球3700万粉丝也在惊叹China的魅力”,震撼不只“亿点点”。
今天,当我们站在2025年,回望“China Travel”的全球热潮,看到的不仅是一个旅游现象的兴起,更是一个国家发展活力的生动写照。从免签政策的“开放诚意”到科技文化的“魅力引力”,从社交媒体的“口碑传播”到文明互鉴的“深层价值”……“China Travel”已经成为中国与世界对话的独特语言。
这种对话之所以能够产生广泛共鸣,根本原因在于中国的发展是“热气腾腾”的——既有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又有现代科技的蓬勃朝气;既有政策创新的顶层设计,又有民间交流的生机活力;既有经济实力的硬支撑,又有文化魅力的软实力。正如外国网友评论所言,“中国太大,144小时太短”,这种“意犹未尽”的感觉,恰恰是“China Travel”能够持续火爆的最佳注脚。
未来随着中国继续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China Travel”必将吸引更多外国游客前来探索。而每一次中国之行,都将成为世界了解中国、中国融入世界的宝贵契机。在这个意义上,“China Travel”不仅是一张旅游名片,更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生动实践——它让不同国家、不同文化的人们相遇相知,共同见证这个热气腾腾的今日中国。当敦煌飞天遇见巴黎铁塔,当景德镇青花对话威尼斯玻璃,我们不禁感叹,“China Travel”让文明不再有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