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袁鹏
“检察官和法官们为这个案子付出了很多心血,我很惭愧,法院的调解结果我必须勇敢面对。”不久前,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检察院和法院就一起抚养费执行案件联合组成工作专班,历经72小时的不间断排查,跨越两省3区,奔赴1500多公里,办案团队最终在贵州省贵阳市寻找到消失16年的被执行人侯某某。最终侯某某同意支付拖欠的抚养费用,连同13个月2.6万元的新追加抚养费也一并主动支付。目前,该笔款项已顺利汇至申请执行人账户。
被拖延了16年的抚养补偿
2008年,凉州区的王某与前夫侯某某经调解离婚,但侯某某却在仅支付3300元后失联。直到2024年4月,走投无路的王某向凉州区检察院递交《支持起诉申请书》,希望向前夫讨回孩子的抚养费。由于和前夫失联十多年,申请书中除了被告姓名,缺乏身份证号、住址和电话等关键信息,导致立案希望十分渺茫。而王某面临的情况是“老父亲瘫痪在床需要长期照料,孩子也马上要上大学了,可学费还没有一点儿着落……”
为帮助王某减轻生活重担,保障未成年人的基本生活,一场跨越1500公里的抚养费追偿行动就此拉开序幕。凭借有限的线索,凉州区检察官很快在公安户政管理部门的协助下,通过样貌比对和当事人指认,从几十名重名人员中成功锁定了侯某某的身份证、户籍地、婚姻状况等有效信息。
2024年5月,凉州区检察院以“侯某某未依法履行抚养义务,损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为由,决定支持起诉,很快法院诉讼立案。同年9月,在法院主持下,王某与侯某某委托代理律师达成增加13个月累计2.6万元抚养费的调解协议。离婚调解书明确规定:“侯某某每月应支付其女抚养费600元,直至18周岁为止。”经核算,侯某某累计应支付王某女儿抚养费100800元。
随即,法院执行局通过核查侯某某名下资产,将在其银行卡内发现约2万元现金强制执行划扣发还给王某。
本以为只要能够顺利立案,一切都有了转机,谁知约定给付期限到了后,侯某某却再次失联……剩余款项的执行陷入困境。
千里追踪,抚养费一朝执行到位
“生效调解书上确认的权利义务固然重要,但实际能执行到位的金额,才是对当事人权益的真正保护。”法院执行庭法官说道。
为合力破解执行难题,2025年3月,凉州区检察院和法院选派4名办案人员组成工作专班,其中3名党员成立临时党支部,踏上了赴贵阳的千里执行征途。
经过之前的密切监控,办案人员此时获悉侯某某于2024年1月在贵阳市花费16万元购入一辆比亚迪牌轿车,确定了侯某某目前在贵阳市。后在贵阳市交通管理局的帮助下,成功锁定车辆的常动轨迹和常停地址,同时借助贵阳市交警部门的大数据监控系统实现对侯某某所驾车辆的实时定位。
2025年3月20日凌晨2点,办案人员经过两小时的艰难寻找,在某楼栋地下车库成功找到车辆。经过彻夜蹲守,办案团队最终在当日早上6点成功寻得欲驱车外出的被执行人侯某某。
在随后的监督执行过程中,面对侯某某的抵触态度,办案团队前往其家中开展释法说理,详细阐释法律依据、案件事实、处理决定以及拒不执行的后果。
在办案团队耐心劝说下,原本连电话都不愿意接听的侯某某态度出现极大转变,当日凑齐10万元款项转至法院专用执行账户。
目前,该笔款项已顺利汇至申请执行人账户,侯某某本人的车辆、银行卡等个人资产也已解封、解冻,双方生活回归正轨。
融合救助模式,延伸“最后一公里”司法温度
近年来,凉州区检察院持续加强妇女儿童权益保障工作,打造法润“芳华”、检护“未来”等品牌亮点,设立“检立方”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室,同时与妇联、残联、教育等部门联合印发支持起诉协作机制,建立司法救助与社会救助衔接机制,在案件办理过程中,积极为因案致困妇女提供救助帮扶,加大对未成年人的司法救助力度。近3年,依法办理侵害妇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犯罪案件118件,支持起诉31件;接收、接待涉妇女、未成年人信访事项86件,就地化解矛盾纠纷61件;开展亲职教育102人次,制发督促监护令201件;累计向29名妇女及未成年人发放救助金47.2万余元。
在上述案例中,针对王某实际困难解决情况的联合回访,检察院、法院会同区妇联为其未成年女儿开展了心理疏导,还积极协调申请妇联救助金对王某一家进行了救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