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八一学校

牢记“大学长”嘱托为接过父辈接力棒全力以赴

□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周韵曦

  □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周韵曦

  每逢春季,足球班级联赛在北京市八一学校(以下简称“八一学校”)各学段相继开展。绿茵场上,孩子们奔跑如风,每一脚都踢出力量与希望。

  火热的场景,让八一学校2023届毕业生姜梓跃不禁又回想起自己向习近平总书记展示颠球的情景。“最初,‘进国家队’只是我的一个远大梦想。正是总书记的鼓励与期待,让我更加坚定了自己的目标,并愿为此拼尽全力。”他说。

  2016年9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自己的母校、北京市八一学校看望慰问师生。在同教师学生代表座谈时,总书记强调:基础教育是立德树人的事业,要旗帜鲜明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品德教育,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引导学生自尊自信自立自强。

  总书记的深切关心与殷殷厚望给孩子们带来了昂扬向前的无穷动力。

  百炼成钢 为足球梦勇往直前

  2016年9月9日上午,小学四年级的姜梓跃和队友在操场上训练,习近平总书记从操场一侧走来,观摩球队训练。“训练一结束,我们就激动地围着总书记。”姜梓跃回忆,“总书记非常和蔼,就像我们的大学长一样。”

  “总书记笑着对我们说,50多年前他就在这个地方踢过球。他所在的球队还在北京市比赛中拿过冠军,在全国比赛中得了第四名。”总书记的话让大家振奋不已。

  跟同学一起展示颠球后,姜梓跃没想到,“总书记用双手捏了捏我的肩膀说,‘小伙子身板儿练得不错’,还勉励我们好好训练,争取未来成为优秀的球员,为国争光。”

  当天,总书记还与师生合影。合影中,姜梓跃被总书记搂着左肩膀。他将合影摆在书桌前时刻激励自己,“全力以赴训练,希望有朝一日为国争光。”

  平日里,姜梓跃总会在学校提前完成功课,放学后就一心训练,休闲时间也都用来观摩球赛,学习顶尖运动员的特点。“每次训练、比赛、观赛后,我都会写足球笔记反思总结,现在已经记满了两大本、三四百页。”姜梓跃提炼出心得,“踢球不是一项蛮力运动,要学会用脑子踢球,这样才能踢出好球。”

  姜梓跃的成长也被八一学校小学部体育组教研组长黄雷看在眼里。黄雷告诉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总书记说,希望同学们把足球爱好保持和发展下去,在足球运动中感受集体力量、体验运动乐趣、强健身体素质。听了总书记的话,孩子们都觉得自己有义务传承好学校的足球传统、锻炼好体魄。”

  目前,八一学校各年级都有一支高水平足球队。“孩子们通过踢球锻炼健康体魄、培养团结精神、磨炼不屈意志,学会了如何面对失败挫折、明确目标方向,从而形成健全人格。”黄雷说。

  持之以恒的努力让姜梓跃在18岁如愿通过体育单招考入北京师范大学,如今,他仍在为梦想拼搏,期望早日为中国足球事业贡献力量。

  “启明星”闪耀 点亮科技童梦

  考察当天,总书记还来到学校科普小卫星课堂,仔细观看学生们正在研发的我国首颗中学生科普小卫星,并嘱咐学生们:“你们的小卫星发射时别忘了通知我一下。”

  2016年12月28日,八一学子设计研制的小卫星“八一少年行”成功发射。科普小卫星研制团队第一时间给总书记写信报喜,总书记也很快回信予以祝贺。

  “虽然我是2017年入学,但我们对习爷爷的殷切厚望都耳熟能详。”初二三班的沈跃然说,正是习爷爷的嘱托和学长们的榜样风采激发了自己对科技的热爱。

  2021年10月,沈跃然随学校师生到酒泉卫星发射基地问天阁现场,欢送神舟十三号航天员出征。目送升空焰火,他心潮澎湃,更坚定了自己未来投身科技强国建设的志向。

  近年来,八一学校牵头成立并不断扩大“中国航天科技教育联盟”,整合全国各地优质的航天科技教育资源,让航天科技教育“遍地开花”。“科技强国靠的不是一校之力,而是更多志同道合的学校一起形成合力,为怀有科技梦的少年儿童种下一颗科技的种子。”八一学校副校长徐洁说。

  除了培养拔尖创新型人才,学校还给学生打造了许多科学性研究和实践场所。“我们在各个校区开展了系列科学小种植活动,如花盆里的新生命、养殖箱里的科学干预……从完成一篇科学日记到提交科学小报告,再到写出颇具研究性的小论文,这都是科技带给孩子们的成长。”徐洁说。

  在全方位支持培养下,八一学子科技创新突破不断、成果丰硕。

  2024年6月,沈跃然和同学组成的八一学校荣臻梦之队代表中国青少年参赛,在全球“海鲈鱼”水下机器人大赛总决赛中斩获“真实世界创新研究奖”,这是中国青少年代表队首次在此赛事中获奖。

  “上天”“入海”,孩子们在星辰大海中追寻的目标越来越多,在科研道路上的步伐也愈加坚定。

  “习爷爷曾说,实现中国梦是一场历史接力赛。我们仿佛已经置身赛道,耳边的发令枪即将响起,父辈的接力棒马上就要传到我们手中了。”沈跃然说,“我们一定要为这场接力赛做好准备,用科技托起强国梦。”

  传承红色基因 引领少年儿童一心向祖国

  入校以来,一颗颗畅游宇宙间的八一“启明星”以及总书记与科普小卫星研制团队的故事也一直激励着六年级的党明悦。

  舞台上、追光下,在一次次高声朗诵中,党明悦更切身体会到总书记对少年儿童的深切关爱。

  座谈中,总书记指出,希望广大教师认清肩负的使命和责任,教育和引导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中国共产党,教育和引导学生心中要有国家和民族、意识到肩负的责任,牢固树立为祖国服务、为人民服务的意识,立志成为党和人民需要的人才。

  2017年,学校牵头成立国内首个传承红色基因的“八一”红色教育协作体联盟,通过沉浸式研学、主题交流等形式推动红色基因在新时代青少年儿童心中薪火相传。

  “作为一所由党在炮火硝烟中创办的红色学校,八一学校本就有着独特的红色基因、红色传统和红色文化,”在徐洁看来,学校师生更应成为红色基因的传承者、宣传者和践行者。

  “入学第一天起,从学唱八一校歌到走访学校前身荣臻子弟学校旧址,从讲述中华先烈故事到寻访身边优秀的共产党员,红色基因早已潜移默化地融入我们每一个学子的血脉中。”党明悦说。

  三年级时,党明悦通过选拔成为一名北京红领巾通讯社的小记者,并逐渐成长为学校记者站站长和志臻电视台主持人。她矢志弘扬红色精神,带领小记者团队通过重走香山赶考路赓续革命精神,通过走访身边党员传递榜样力量,她还化身海淀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红色宣传员,把红色故事讲给更多人听。她立志将这些“永不熄灭的精神火种”接续传承,让它们继续在新时代绽放璀璨光芒。

  在党明悦和伙伴们的共同努力下,八一学校的校园记者站已成为学校少先队组织的一张闪亮名片。“每一位八一少年都会在星星火炬的指引下,在学校红色基因的传承中,听党话、跟党走,争做有朝气、勇作为、敢担当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时代好少年。”党明悦说。

中国妇女报迎接“六一”儿童节特刊 2牢记“大学长”嘱托为接过父辈接力棒全力以赴 □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周韵曦2025-05-28 2 2025年05月28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