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海淀区民族小学

逐梦前行 成长为“最好的自己”

□ 刘天红

  □ 刘天红

  夏日的北京市海淀区民族小学(以下简称“民族小学”)绿草茵茵、繁花盛开,古色古香的校园里散发出一股沉静弘毅的气质。2014年5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民族小学参加庆祝“六一”国际儿童节活动。11年来,习爷爷的谆谆教诲和殷切期望,如春风,似朝露,始终滋润着孩子们的心田。

  漫步北京市海淀区民族小学,点点滴滴都承载着习近平总书记的温情鼓励与深切期盼。当年全校师生依依不舍地送别习近平总书记的地方,有一棵柔嫩的小树苗,如今已长成孩子们难以环抱的参天大树,就像孩子们在习近平总书记的关怀之下,沐浴着祖国的光辉雨露,已然成长为祖国未来建设的栋梁!

  “做最好的我,在我最好的方面”

  即将从南京审计大学政府审计学院毕业的米增昊,曾有幸在当天举办的座谈会上与习近平总书记面对面交谈。

  “那时,我刚输了一场网球比赛,感到十分沮丧。我向习爷爷讲述了我的苦恼。”总书记听了米增昊的讲述,先是肯定了他的上进心,又安慰道,一个人不可能常胜、全胜。把有限的精力用在你最能发挥的方面,争取做最好。而在座谈会的讲话中,总书记再次强调:“努力做最好的我、在自己最好的方面。”

  简单的一句话,揭示出育人成才的道理,也带给米增昊无穷的人生启迪和前行动力。“习爷爷的话让我相信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进入大学校园后,米增昊选择了自己最热爱的审计专业,他刻苦钻研专业知识,为成为一名卓越的审计人而不懈奋斗着。

  “做最好的我,在我最好的方面”也成了民族小学的校训。

  “学校致力于让孩子能够做最好的自己,并用爱和宽容帮助他们成长。‘和而不同,快乐成长,融与共进,全面发展’成为学校的办学理念。”民族小学校长丁凤良说。

  民族小学教师介绍,为鼓励学生们发掘更好的自己、心有榜样不断进步,学校开展了“和融少年”评选活动,从七个方面对学生的成长进行评估,引导学生发现自己的优点,在与他人的互相借鉴中成长,在与自己的不断较量中进步。

  浇花浇根,育人育心。总书记的细致关怀、无限信任,深深地烙印在孩子们的心灵深处,激励着他们向阳生长,逐梦前行,成长为“最好的自己”。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种子在心中生根发芽

  走进民族小学,总能被孩子们热情的笑脸和礼貌的问候打动。“我们从基本的社交礼仪开始,让孩子们做到‘文明’‘友善’‘平等’,教导孩子们不仅要对自己的老师、同学、来访的客人热情礼貌,对为学生们服务的校工、保安和保洁阿姨等也要做到谦和有礼,从小培养孩子们待人接物的恭敬之心。”民族小学党总支副书记王晶说。

  “少年儿童的心灵都是敏感的,准备接受一切美好的东西。”习近平总书记在当天座谈会的讲话中指出,“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少年儿童中培育起来,家庭、学校、少先队组织和全社会都有责任。”

  11年间,民族小学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种子悄然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童谣、三句半、情景剧、微课堂……各种形式的活动帮助学生理解并牢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邀请奥运冠军、抗疫英雄、航天英雄、科学家等到学校与孩子面对面交流,拉近了学生与心中榜样的距离,“和·融少年”评选让孩子们发现身边的榜样;设置“红领巾志愿服务岗”和“班级服务岗”,开设“我是校园小主人”主题课程,让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学校建设。

  午饭时间,学生们在教学楼走廊里排起的“长龙”十分引人注目。在民族小学,每天的午餐需要学生自己打饭。“别看是打饭这么一件小事,学生们可以从中学到很多东西。自己打饭可以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让他们学会排队、学会如何与人合作并照顾他人的感受;有的学生习惯了饭来张口,自己打饭可以说是他们人生中的第一场劳动课;有的孩子总是剩饭,老师要教他们懂得爱惜粮食,做到光盘行动……”民族小学大队辅导员说。

  童年是人的一生中最宝贵的时期,必须在这个时期就注意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牢记总书记的嘱托,民族小学的老师们引导学生将人生最重要的志向同祖国和人民联系在一起,迈好“人生第一步”。

  时刻准备着,将来接班

  副校长崔艳曾担任数十年的少先队大队辅导员。2014年5月30日是她职业生涯中最难忘的一天。这一天,学校少先队主题队日活动迎来了习近平总书记这位“大朋友”。

  崔艳带领少先队员呼号:“准备着: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全体少先队员齐声回应:“时刻准备着!”充满希望的嘹亮号角回荡在体育馆上空,让人心潮澎湃。

  习近平总书记全程参加了这一次少先队主题队日活动。仪式结束时,习近平总书记与少先队员们亲切交谈,把自己小时候入队的情景讲给在场的师生听。“将来要接班啊!有没有这个信心啊?”总书记亲切地问道。“有!”全场同学们齐声作出响亮的回答。

  跨越时空的郑重交谈,种下深情冀望,许下崭新誓言。习近平总书记殷切的嘱托、炽烈的期待以及孩子们昂扬的斗志相映生辉,定格成为一幅永恒的画面。

  此后,北京市海淀区民族小学每一届的少先队入队仪式上都会播放这段录像,而这成为激励孩子们前进的无尽源泉。

  对于已经步入大学校园的王鹏盛来说,最让他振奋的是当年发生在民族小学墨韵堂的一幕。那一天,总书记来到民族小学墨韵堂,书法老师请习近平总书记为“中国梦”点上最后一笔。总书记对孩子们说,“中国梦”要靠你们来实现,“两个一百年”要靠你们接力奋斗,还是你们来点这一笔吧。

  深情期许,滋润心田。每每回想起这个画面,王鹏盛都百感交集:“这最后一笔寄托了习爷爷对国家未来的无限希望,也成为我人生奋进的最大动力。时至今日,每当我遇到困难想要放弃或者有所胆怯时,都会想到习爷爷的这句话,它激励着我不惧挑战,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勇毅前行。”

  叮咛语重心长,情怀深厚绵长。习近平总书记的谆谆教导,温暖了孩子们的心灵,廓清了人生前进的方向。牢记总书记的嘱托,新一代少年正在新时代的阳光照耀下,为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接力奋斗!

中国妇女报迎接“六一”儿童节特刊 2逐梦前行 成长为“最好的自己” □ 刘天红2025-05-28 2 2025年05月28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