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跨越千里的思政课

□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 记者 周丽婷 □ 葛昌秋

  □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

  记者 周丽婷

  □ 葛昌秋

  “大姐,您好啊!”

  “您好!”

  6月27日14时30分,两位老人的隔空问候跨越了从河北唐山到安徽安庆的千里长空,也仿佛穿越了她们祖辈星火百年的历史时空。

  坐在唐山学院思政课讲堂的李乐群,是中国共产主义运动先驱李大钊先生的孙女。大屏幕上的老人叫陈长璞,是中国共产党主要创始人之一陈独秀先生的孙女。“南陈北李”的两位后人将和百余名师生共话“青春、信仰与青年力”。

  年逾古稀、精神矍铄的两位老人“同框”出现,课堂上瞬时响起热烈掌声。在马克思主义学院张建英老师的主持下,同学们跟随两位老人一起追忆革命先驱的光辉岁月。

  一百多年前,陈独秀、李大钊高举马克思主义旗帜,照亮“黑暗的中国”,成为“觉醒年代”里的璀璨星光。1920年2月,他们乔装打扮,乘坐一辆骡车从北京前往天津。车篷外,寒风凛冽;车篷内,中国共产党的精神火种徐徐燃旺。正是这场秘密护送,成就了“南陈北李,相约建党”的红色佳话。

  李乐群深情讲述青年时代的李大钊,忆及爷爷的散文《青春》时,同学们情不自禁地齐声朗诵,“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声音飞出课堂,飞向远方。

  李乐群说:“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爷爷为之奋斗一生的初心和使命。如今,大钊精神和家风正代代相传。”

  陈长璞简要介绍了爷爷陈独秀的人生历程,又娓娓讲述陈延年、陈乔年两位伯父为革命事业英勇献身、慷慨赴死的感人情节。她动情地说,为了捍卫信仰,他们生得无私无畏,走得无怨无悔!

  青春、信仰、奋斗、牺牲……这一刻有血有肉,触手可及。

  课程接近尾声,大屏幕上出现了一张万里长城的照片。张建英老师手指大屏,语气激扬。

  “长城屹立千年,靠的是一块块坚韧无比的长城砖。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我们如何定位自己?又如何担当?”

  年轻学子的心被点燃。

  人工智能学院学生杜磊站起来铿锵作答:“我们要做不掉角、不断裂、不粉蚀的‘青春之砖’!做新时代坚实的长城砖!”

  原定一小时的思政课在不觉间延时,电子商务学院学生王若鋆说:“原来党史知识可以讲得如此生动传神,如一道光照射进我的心灵。”

  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李菁说:“我们党的奋斗历程远比任何故事更加精彩,用新形式讲好中国共产党的故事,是新时代最好的思政课。”

中国妇女报要闻 1一场跨越千里的思政课 □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 记者 周丽婷 □ 葛昌秋2025-07-02 2 2025年07月02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