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高越 发自北京 近日,市场监管总局、国务院妇儿工委办公室、全国妇联等六部委联合印发《儿童和学生用品安全守护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以下简称《行动方案》)。要求强化儿童和学生用品质量安全监管,“全覆盖”重点产品、重点问题和重点领域,“全链条”治理生产、流通、使用环节安全隐患,“全方位”加强协作联动、建立长效机制、推动社会共治。
《行动方案》提出,到2027年,儿童和学生用品质量安全隐患得到有效治理,质量安全违法违规行为明显遏制,生产销售单位诚信意识普遍增强、经营行为进一步规范,儿童和学生用品质量安全水平稳步提高,家长及儿童青少年质量安全意识和风险防范能力明显提升。
其中,监管重点产品覆盖“学、玩、穿、用、行”全场景,学生文具如笔类、修正液、作业本等,儿童玩具如儿童智能手表、磁力珠等,家具如爬爬垫、婴儿床等,服装如校服、婴幼儿服装、鞋帽等。重点监管问题如机械物理风险、化学安全隐患、违法违规问题和其他风险问题。
《行动方案》要求,要严格重点产品生产源头管控,严把儿童和学生用品准入关口,压紧压实质量安全主体责任,加大产品质量安全隐患排查力度,强化网售儿童和学生用品监管,加强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和风险监测,以“网红”玩具、“新奇特”产品为重点,加大风险监测力度,及时发布预警提示。严厉打击制假造劣等违法违规行为,严禁劣质有害产品进入校园,大力促进产品和质量水平提升,开展重点儿童用品质量提升促消费行动,加强质量安全教育和宣传引导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