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高峰
□ 潘勇干
红衣晒红半边天,瑶嫂长发好梳妆。
农历六月初六,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龙胜各族自治县龙脊镇大寨村迎来一年一度的传统“晒衣节”。当地瑶族同胞身着节日盛装欢聚一堂,奏响唢呐锣鼓迎贵宾,开展民俗巡游引客来,“晒衣节”成为当地夏日文旅的新引擎。
清晨,阳光穿透薄雾,整个瑶寨便汇入一片红色的暖流。
木楼栏杆、晒台之上,红瑶妇女们精心取出珍藏的嫁衣与节日盛装,一件件铺展晾晒。那些凝聚着母亲与祖母心血的土布红衣,在阳光下宛如燃烧的火焰,映衬着青翠梯田,成为最壮丽的画卷。
上午10时,瑶族同胞依次列队在大寨风雨桥旁,端起水酒、唱起山歌迎接远道而来的八方宾朋。
“一梳长发黑又亮 梳妆打扮为情郎 二梳长发浓又亮 夫妻恩爱情义长 丝丝长发长又亮 父母恩情永不忘……”伴随《长发谣》响起,来自大寨村、黄洛瑶寨、小寨村等红瑶村寨的上百名瑶族妇女在小溪上集体长发梳妆,潺潺溪水夹带着姐妹们的笑声流转。
最为喜庆隆重的“红衣定终生”红瑶传统婚礼紧接着登场。送亲队伍中,新娘走在最前面,其余的红瑶女子手持红伞,沿着蜿蜒的梯田农耕小道依次缓慢行进。村里德高望重的“寨老”在歌舞场内为新人举行了庄重的结婚仪式,一场特别的婚礼在广大游客和亲朋好友的祝福与见证中礼成。
红瑶服饰因制作精美,色泽鲜艳而闻名,2014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瑶族服饰)保护名录,是龙胜引以为豪的民族瑰宝。
当天下午,在非遗展示中,瑶嫂们现场演示着“织、绣、镶、拼”等“飞针走线”的精彩绝活儿,让在场的中外游客大饱眼福。
“太震撼了!这流动的红色和梯田完美融合,每一件衣服都像在讲述一个故事。”来自天津的游客李先生由衷赞叹,“能亲身参与这样的民俗盛宴,感受红瑶同胞的热情,真是难得的体验。”
田里趣味摸鱼、红瑶喜宴、篝火晚会等一项项文化活动,更是让中外游客沉浸式地参与体验了风情多彩的瑶族节庆文化。
大寨村党支部书记余琼通表示,举办一年一度的红瑶“晒衣节”,旨在以红衣为媒,让沉淀千年的民族智慧璀璨绽放。“我们将乘着文旅融合的东风,让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照亮乡村振兴的崭新征途。”
近年来,大寨村秉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依托秀美梯田风光,深耕多彩民俗文化,把民族村寨打造成旅游景点,通过发展乡村精品旅游,推动乡村振兴。2022年,大寨村入选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最佳旅游乡村”;2025年,入选第七届全国文明村镇名单。如今的大寨,已成为“扛着犁耙种田地,唱着山歌搞旅游”的成功典范。